首页>政务公开>工作动态>要闻播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些涉及自然资源工作

  时间:2025-02-24 17:37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文件有哪些内容涉及自然资源工作?“湖南自然资源”进行了梳理,一起来学习。

一、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一)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

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

(二)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

(三)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确保省域内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

持续整治“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破坏耕地违法行为。

制定基本农作物目录,建立耕地种植用途监测体系。

分类有序做好耕地“非粮化”整改,结合产业发展实际、作物生长周期等设置必要的过渡期。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建设内容,完善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

稳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

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

在确保省域内耕地保护任务不降低前提下,稳妥有序退出河道内影响行洪安全等的不稳定耕地。

加强传统梯田保护。

(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五)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强平原涝区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及灌排设施。

(六)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

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

(七)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

(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九)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十)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十一)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十二)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资产分类处置制度,支持各地盘活低效闲置资产。

三、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十三)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十四)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十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十六)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顺应人口变化趋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发挥县乡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统筹和要素保障作用,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

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不得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对不需要编制的可在县乡国土空间规划中管控引导或出台通则式管理规定。

合理确定村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统筹建设和管护,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开展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十七)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做好受灾地区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

(十八)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十九)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

大力推进“三北”工程,强化资源协同和联防联治,提升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效果。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强化长江珍稀濒危物种拯救和重要栖息地生态修复。

五、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二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十一)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二十二)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

推进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建设,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深入实施乡村文物保护工程。

(二十三)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二十四)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完善信息共享、协同解决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

健全农村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和排查整治。

六、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二十五)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

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二十六)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

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

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

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

推进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

(二十七)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二十八)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

(二十九)统筹推进林业、农垦和供销社等改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赋予权利人更加充分的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

深化农垦改革,健全资产监管和公司治理等体制机制。

完善国有农用地权利体系,促进规范管理利用。

(三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推动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

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些涉及自然资源工作

3359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