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1 15:20
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自然资源系统的重大政治任务。为完整准确全面学习贯彻其精髓要义,推动学习宣传贯彻活动走深走实,“湖南自然资源”特开设“‘学论述 谋发展 见行动’大讨论”专栏,刊发厅直系统各党组织书记学习宣传贯彻《论述摘编》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感悟,引导全省系统干部职工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奋力开创自然资源工作新局面。
学好《论述摘编》,守牢耕地红线
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党支部书记 李建国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开设“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专章,充分说明了耕地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国之大者”。作为耕地保护监督处的党支部书记,能够有机会在特定的时代肩负特定的历史责任,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学习中牢牢把握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找寻解决耕地保护重大问题的“金钥匙”。
01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论述的核心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就耕地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于量质并重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要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确保十八亿亩耕地实至名归。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更要提质量;永久基本农田必须实至名归,必须是稳产高产良田;加快耕地质量保护立法,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关于系统推进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耕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量质并重,就是耕地保护既要保数量,也要提质量;严格执法,就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系统推进,就是要把耕地保护放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来考量;永续利用,就是要处理好近期与长期的关系。
关于严格执法保护耕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非农建设、农业结构调整、造林种树等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统一纳入占补平衡管理;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防止违法改变用途,对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02准确把握湖南耕地保护面临的复杂形势
湖南地处洞庭湖以南,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素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湖南,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人均耕地0.82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论述摘编》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面临的复杂形势做了深刻剖析,指出了耕地保护面临的矛盾。
比如,“耕地撂荒增多,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托底”。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耕地撂荒发生率从9.80%上升至12.35%。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人口的非农转移,务农青壮年数量相应减少,造成“有地无人种”;另一方面,对于耕地细碎化严重的山地丘陵地区,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农户家庭只能根据耕地立地条件等因素决定耕地耕种的优先序,撂荒边际收益较低的劣等地,造成“有地不愿种”。“谁来种地”成为加强耕地保护、解决耕地抛荒必须回答的问题。
再比如,“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旧突出,占用耕地乱象仍屡禁不止”。近些年,非粮化成为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耕地非粮化率达到27%,且呈波动上升趋势。这既与脱贫攻坚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不少农户优先利用耕地发展本土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增收,如炎陵黄桃、浏阳花木;也与近年来种粮比较收益低有关。国家发改委价格司《2022年国家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显示,种植稻谷、小麦、玉米亩均净利润116.82元,仅为西红柿、茄子等七种主要蔬菜作物亩均净利润的三十分之一,农民种粮积极性远低于种经济作物。
这些矛盾和问题,湖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在全国还比较突出,特别是湖南山地丘陵地区耕地破碎化程度较高,优质耕地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区及盆地、河谷地带,耕地布局不优、耕地质量不均,成为制约湖南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立足应对耕地“撂荒”、“非粮化”等问题,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稳定耕地总量、提升耕地质量、优化耕地布局。
03改革推进湖南耕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专题研究耕地保护工作,开启了耕地保护改革的新纪元。2024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使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改革的思想落地见行动,许多过去困惑我们的事情都将随着改革的深入而稳步推进。因此,我们必须把深刻学习领会《论述摘编》的精神要义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重大决策部署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推进湖南耕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体系。加快出台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研究细化补充耕地指标库管理办法、“占一挂一补一”、耕地质量验收等配套政策文件,搭建我省耕地占补平衡改革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深入开展耕地占补平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历史入库补充耕地项目开展现状调查,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要求。
二是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责任体系。以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抓手,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做好年度责任制考核工作,切实守住5372.66万亩耕地红线。做实做优田长制,完善工作规则、定期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工作要点,建强工作专班,将田长制打造成高位推动耕地保护的重要载体。
三是加快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省委深改委会议部署,加快出台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明确重点任务分工,加强对试点市的指导与督促,以重点项目为依托推动试点取得成效。加强与省财政、水利、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对接,协同推进耕地奖补激励机制、“一张图”建设与汛旱并防改革落实落地。
四是以文化引领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深入挖掘湖湘农耕文化,开展湖湘农耕文化专题研究,举办首届湖湘农耕文化交流活动,结合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宣传推介一批湖湘农耕文化和耕地保护典型案例。持续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构建涵盖新媒体、主流媒体、传统媒体的宣传矩阵,以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凝聚全省上下耕地保护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