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8 16:23
为解决农村建房审批难题,湖南省大力推动“高效办成农村建房一件事”改革。省自然资源厅组建高效办成农村建房“一件事”改革工作专班,省国土资源规划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选派技术骨干深度参与“一件事”改革全流程。改革始终秉承“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的初心,从政策蓝图到机制落地,从市县培训到实时答疑,破解农村建房“审批难”,为全省5.7万宗建房申请铺就高效通道,让“安居三湘”的民生答卷更显温度与力度。
省级统筹,织密审批“高速网”
省厅明确“打通‘中梗阻’,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改革定下清晰基调。规划院深度参与顶层设计,助力精准破题,《湖南省高效办成农村建房“一件事”工作方案》绘制改革蓝图,明确“5月底测试办通、6月底正式应用”的硬性节点,成为全省改革的“施工图”。省厅组织省、市、县三级迅速建立“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双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专班与市州负责人定点对接,确保改革落地有声。流程再造同步发力,规划院技术人员协助湖南省农房平台接入省“一网通办”平台及“湘易办”APP,推动完成审批专区流程再造,2025年初即实现3个环节删减、44项数据免填报。全省村民通过“湘易办”提交的建房申请,指尖轻触即可进入智能审核,办理时间平均节省21天、申报材料减免6份、跑动次数减少3次。
并联快审,激活效率“新引擎”
2024年,改革以益阳为试点地区,首创审批环节并联办理模式,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全流程线上流转。试点期间4479宗业务的高效办理,为全省改革蹚出了路子。2025年,省厅带领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迎难而上,规划院全力支撑,提前2个月完成全省推广任务。原址重建类审批时限压缩至16个工作日,材料提交量减少55%;针对占用耕地、林地、自然保护地等复杂审批场景,建立行业主管部门30个自然日内联合审批机制,确保合规建房需求快速响应;推行掐表式限办,启用红黄牌动态预警功能,临近办理期限黄牌提醒,超期未结红牌督办,并实时推送满意度评价通道,切实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
规划引领,筑牢发展“生命线”
省厅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农房建设实践,面对空间约束突出、自然本底复杂的省情,配合打出分类施策“组合拳”。重点村单独编制或协同乡镇规划;一般村纳入乡镇规划统筹,以“通则式”管理适配零星建设;设立5%机动指标“政策留白”,精准匹配村民住宅用地需求。借力土地承包延包试点,创新开展承包地类与自然资源数据叠加分析,完善耕地林地“有偿退出-动态调整”机制,让合规建房空间更充裕。
服务下沉,培育基层“生力军”
为破解基层“政策看不懂、用不活”的难题,规划院协助省厅印发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引等纲领性文件,编制《乡村振兴用地指引手册》,创新“口袋书”形式直达乡镇一线。整合多领域专家组建“云端智囊团”7×24小时在线响应,指导基层用好业务系统、天巡APP等数字化平台,实现全省乡镇政策技术咨询“秒应答”。专班常态化开展“头脑风暴”,寻求破解跨部门、跨层级政策堵点的可行路径。为全面夯实基层力量,创新开展“案例剖析+情景推演”的实战培训,足迹覆盖14个市州、50余个县市区、200余个乡镇。首创“一县一员”精准培养机制,匠心培育覆盖各县市区的“农房审批指导员”,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培训网络,让基层干部成为懂政策、会操作、能攻坚的行家里手。
安居是民生之基,更是百姓的幸福底色。从“多头跑”到“指尖办”,从“排长队”到“加速度”,湖南农村建房审批改革的每一步,都印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今,全省14个市州审批平台提前实现“乡乡通”“一网办”,5.7万宗建房申请高效受理。规划院将进一步全面支撑省厅深化改革,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每一寸土地都承载安居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