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0 16:54
临澧县属于山丘地貌特征地形,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防灾减灾任务重。今年汛期以来,该县认真摸索地灾防治工作规律,立足防小、防早,着力地灾防治五大方面体系建设,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建立强有力的指挥调度体系。临澧县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12个职能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参与的地灾防治领导小组,及时修订了2020年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责任,先后4次召开县级层面会议研究部署地灾防治工作。7月8日,县委书记、县长又分别主持召开防汛防灾专题会商会,形成了县委县政府组织调度、部门指导协调、乡镇主体负责的指挥调度体系。
二是建立省市县互联互通监测预警体系。该县投资5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地灾应急指挥视频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灾情会商、气象预警信息实时传输等功能。全县97个地灾隐患点(含3处省级隐患点、3处市级隐患点)一一落实防灾责任人和监测员。进入主汛期后,从县局到乡镇、到乡镇自然资源所、到各监测隐患点保持24小时值班值守,配发雨衣雨靴、手电筒等防范物资120套,设立警戒标志150处,发放地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1600份,下发地灾整改指令7条。特别是针对当前雨情,及时将气象预警信息发送给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受威胁的群众,转移6户21人。
三是建立全民参与、群测群防的组织动员体系。该县高度重视隐患点监测人员的防治知识培训和应急避险演练,上半年开展监测员业务知识培训1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3次,受训人数291人。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省地灾防治协会和省厅地勘处牵头组织对刻木山乡天星小学开展地灾应急撤离演练,湖南公共频道全程跟踪报道,产生了较好社会宣传效果。
四是建立以地勘403队为主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汛前,该县依托技术单位力量,对全县学校、医院、集镇、矿山、铁路、公路沿线以及在建工程等人口密集区展开一次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村民切坡类建房20处,有效消除了隐患。“五一”之前,停弦镇关山隐患点发生滑坡险情,县自然资源局和所在镇政府迅速反应,由技术单位指导采取人员撤离避让,对滑坡体的坟墓移迁、削方减载,修建挡土墙、截排水沟等工程措施,基本消除安全隐患。今年来,该县共争取和投入资金800万元,对6处隐患点实施了工程治理。
五是建立反应快速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职能管理部门和乡镇两级均设立应急处置小分队,形成地灾险情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制,一般灾情险情能够第一时赶到现场处置。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组织协调下,明确自然资源、应急、消防救援、卫健等多个相关部门相关职责,一旦出现较大以上灾情险情,能迅速反应、快速救援、有效处置。(临澧县局 黄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