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工作动态>市县动态

株洲:“三链联动”推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时间:2025-09-22 17:04

株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G60沪昆高速扩容工程,在醴陵市全域探索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新路径,有效打通土壤资源循环链、要素整合链与价值转化链。

链紧政策落地链,破解难题拓新局。株洲市局精准锁定醴陵市整改痛点,突破性地将“以项目促整改、以技术提效益”的理念注入省级重点工程——G60沪昆高速醴陵段扩容项目,一举打通“应剥尽剥、应用尽用”的政策执行瓶颈和“土壤短缺、进度滞后”的现实困境,探索出以重点工程撬动全域资源保护的破局新路径。

链优多维协同链,高位统筹聚合力。创新建立“市级指导+县级落实+企业协同+技术支撑”的共责机制,强力牵引资源整合与行动统一。市级组建专项督导组,深度下沉醴陵一线,既精准传达政策与技术标准,又联合省级专家为当地红壤“量身定制”全周期操作方案。着力破解关键梗阻,统筹建设单位承担剥离成本,地方政府主责土壤收纳和优化部署3处临时储土点,保障应收尽收、安全储备。推动剥离土壤资源与耕地恢复、复垦等整改任务“精准挂钩”,8853.60m³优质表土100%利用于12亩耕地恢复、5亩临时用地复垦及旱改水提质项目,促使醴陵市补充耕地整改进度增加40%。

链精全程规范链,质效同升强保障。聚焦醴陵农业生产特点,创新实施“错峰剥离”模式,选择晚稻收获后的农闲窗口高效施工,以柔性方案筑牢农民利益防护网。直面当地土壤有机质偏低、酸性强等短板,集成自然资源与农业农村力量开展靶向改良,添加腐熟有机肥、生石灰等调理剂,成功推动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8%提升至2.5%,稳步跃升为二级水田标准。株洲还建立了土壤再利用长效跟踪体系,对复耕地块定期检测pH值、有机质等核心指标并评估生产效益。改良地块早稻单产已达450公斤,与周边地块相当,生态、生产双效显著。

此次探索形成的协同机制已被株洲迅速复制推广至攸县、茶陵等县区,为全域共护耕地提供了有益范本。

株洲:“三链联动”推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

33809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