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5 17:45
8月19日,全国生态日湖南活动在岳阳市君山区举行,副省长李建中出席活动并讲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定桥在活动中以“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发布了“十四五”期间我省自然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成果。
李定桥介绍,“十四五”以来,省厅始终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始终,坚定践行“两山”理念,主动扛牢“两统一”职责,大力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统筹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组织编审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283万亩。系统部署并成功申报实施6批国家和省级生态修复工程,争取中央资金29亿元,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130万亩,其中历史遗留矿山超12万亩。与省农发行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整治面积21万亩。新审查批复全域项目22个,拉动投资达196亿元,整治区域面积565万亩。全国首创矿山生态修复年度验收制度,建成省级以上绿色矿山382家。扛牢花垣县“锰三角”污染综合整治政治责任,全面退出铅锌矿老矿区。9个案例入选联合国及国家典型案例。连续5年获评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优秀单位。
科技赋能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系统集成160颗卫星资源、2.5万个铁塔视频、5000名调查人员,建成覆盖全省的“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拓展“1+22”专题监测网络,实施长株潭生态绿心、武陵山片区等重点生态区域监测。成功申报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南方丘陵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产出多项地方标准、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等奖励20余次。先后对长株潭绿心、靖州县、通道县、资兴市、南山国家公园和洞庭湖等区域开展碳汇核算,首发林地碳汇权证及林业碳券。发布全省碳汇监测蓝皮书,核算出2023年度全省自然生态系统植被碳汇总量为7778万吨二氧化碳。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实施起底式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完成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重要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调查确权,建成自然资源资产“一本账”系统。实施2批36个组合供应项目,总价值91.41亿元,已成交26.82亿元,向社会正式发布全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启动自然资源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703件,共恢复耕地1420亩,修复林草地2065亩,涉案赔偿金额1.5亿元。开发优质生态产品,洞庭湖山水工程带动农文旅等产业增值133亿元,受惠群众达536万人。支持实施9个历史遗留矿山市场化生态修复项目,合理利用废弃土石料4507万吨。
下一步,省厅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全力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厅生态修复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