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8年第19期(总第197期)

时间:2018-06-15 16:00

 【动态集锦】

长沙县本月起率先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6月13日,从湖南省长沙县国土资源局测绘队获悉,长沙县本月起率先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长沙县原来主要使用北京54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按照相关要求,2018年7月1日起,全国一律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县国土资源局测绘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7月1日前已开展的涉及空间数据采集工作的项目,可仍采用原先设定的坐标系,待项目完成后,再对数据进行统一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自主建立、适应现代空间技术发展趋势的地心坐标系。国土资源数据以空间数据为主,支撑着各级国土资源日常管理和监管工作,并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公众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为推进国土资源数据应用与共享,提高国土资源数据服务水平,长沙县国土资源系统已全面开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和使用工作。”该负责人说,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全面使用,有助于提高测绘成果数据精度,有助于实现长沙县国土资源数据跨部门共享,促进多规合一的全面实施,以及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有利于实现测绘成果数据与国际接轨。

(据红网)

西藏自治区新版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

日前,西藏自治区新版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通过测试后,正式投入运行。按照西藏自治区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西藏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西藏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西藏自治区网络分发服务系统的建设任务,实现地理信息在政府、行业和社会化应用中跨越式突破的工作目标,西藏自治区测绘局与项目开发单位结合近两年系统应用和日常分发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该系统进行了二次开发及更新维护。

在进行新版系统测试的同时,西藏测绘局相关技术人员还系统学习了新系统安装调试流程、数据库安装部署和更新维护方法,对数据库管理系统、成果查询系统和分发服务系统操作方法,基础地理数据入库、目录数据导出及服务发布、成果分发流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保障了整个系统顺利运行,有效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发服务的能力。

(据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网)

北斗智能产业落户南宁五象新区将成立北斗学院

6月11日,从北斗智能产业落户南宁说明会暨北斗学院合作签约仪式上了解到,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北斗导航应用技术产业园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产业拓展将落户五象新区,共建“中国-东盟北斗智能产业园”,打造北斗导航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北斗国际化产业技术与推广集聚基地。同时,该公司与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北斗学院,为广西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是国家北斗导航主管部门唯一授牌并以“中国北斗”冠名的我国北斗产业园区,也是规模最大的中国北斗导航应用技术产业园区,由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该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北斗导航产业链,实地落户并集聚了近50家导航产业相关企业,基地总产值达到15亿以上。基地对全国北斗产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在2017年40多个北斗导航产业园区的评估中名列前茅。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在南宁市五象新区中国-东盟信息港核心基地建设“中国-东盟北斗智能产业园”。

北斗学院由长江学者、导航遥感领域领军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郁文贤教授领军的北斗专家组成教学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导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斗学院实施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研发。北斗学院将采用“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先期将开设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城市信息化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导航与位置服务专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导航地图方向)、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等六个相关专业。

(据南宁新闻网)

第五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开幕

6月15日,第五届中国卫星全球服务国际合作商洽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三层报告厅隆重举行,大会主题为“联通一带一路,中国卫星全球服务”。来自中国、法国、英国、格林纳达、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西、尼日利亚、伊朗、蒙古、孟加拉、泰国等12个国家3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是年内国际航天界的品牌会议。

此次大会由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抓住新时代航天发展机遇,迎接全球化发展的诸多挑战。大会邀请到国内外卫星运营商、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国际采购商、投融资机构、电商平台、客商代表、商业精英、业界领袖和媒体代表出席大会并作主题演讲,开展跨界交流,破解商业航天发展难题,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推广乏力,客户资金短缺,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常见难题,共商未来发展大计,引导企业迈向成功之路。

本届会议分为三个板块,航天主题演讲、商业资讯交流、对话资本。最大亮点是卫星应用、国际合作、商贸洽谈、全球服务。话题直击痛点,寻求解决之策,分享成功经验,倡导多边合作,让航天技术普惠世界。

会议期间,中国遥感应用智慧产业创新联盟、中国卫星全球服务联盟、中关村国科航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张长江秘书长代表三联盟发布了产融商联动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遥感应用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携手做大事,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服务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据泰伯网)

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发射成功并传回第一景图像

6月2日,由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张过等牵头,联合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珞珈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成功发射,并于当日12点27分03秒,顺利进入预定轨道。6月4日11点25分34秒,“珞珈一号”成功传回第一景图像。对比DMSP(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和NPP(美国航空航天局卫星系统Npoess Preparatory Project)数据可以看出,“珞珈一号”传回的数据真实反映了夜间灯光的明亮程度。李德仁院士介绍,“珞珈一号”除了能进行DMSP和NPP社会经济参数估算外,还可以进行城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评估。截至目前,卫星状态正常。

“珞珈一号”是“武汉大学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系列的第一颗卫星,也是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主要用于试验验证国内处于空白的“夜光遥感”技术,和国家急需的“低轨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在“夜光遥感”方面,实现了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夜光成像技术,具备130m分辨率、250Km幅宽的夜光成像能力,可展现夜光亮度变化细节,夜间能看见长江上所有亮灯的大桥,理想条件下可在15天内绘制完成全球夜光影像,提供我国及全球GDP指数、碳排放指数、城市住房空置率指数等专题产品,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它搭载导航增强载荷,开展卫星导航信号增强和星基北斗完好性监测技术验证试验,为我国开展新一代导航信号增强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一星多用”的集成化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理论提供试验依据。

(据中国测绘网)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8年第19期(总第197期)

693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