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媒体关注

【红网】【改革开放40年】土地整治守住三湘良田沃土

  时间:2018-12-26 00:00

  红网时刻记者 羿雪琴 长沙报道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是最宝贵的资源。改革开放40年来,湖南始终高度重视土地整治工作,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逐步建立了适合全省省情的土地管理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共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总规模1648.11万亩,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2000余万亩。2017年,经整体验收认定,全省重大工程累计完成建设总规模310.82万亩,新增耕地24.10万亩。

全国多个率先,高位推进土地整治

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推进土地整治。2006年,湖南通过地方立法,颁布实施了《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条例》,以此为基础,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湖南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及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标准、预算定额标准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土地整治管理和保障体系,确定了全省“北整理、南开发、西保护”的土地综合整治总体布局。

全国率先采取“补改结合”方式落实“占水田补水田”要求。2014年,湖南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批“旱地改水田”项目,通过“补改结合”方式落实“占水田补水田”要求,为全国占补平衡工作理念更新、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创造了经验。

全国最先实施土地整治“1+N”项目的省份之一。创新土地整治理念,将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生态保护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土地整治“1+N”效应,2013年开始,湖南先后实施了长沙县中德合作低碳土地整治、安仁县“稻田公园”、新邵县与长沙高新区“结对”的 “精准扶贫”增减挂钩模式及农民自定、自筹、自建、自管的“四自”模式等一大批土地整治“1+N”项目。据统计,长沙县生态试点项目,每公顷土地在建设过程中同比可减少碳排放1吨,工程造价平均下降17%。新邵县“精准扶贫”增减挂钩模式开拓了贫困地区筹集资金用于土地整治的新途径,2017年湖南51个贫困县大部分按照这个模式推进了增减挂钩工作,增减挂钩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途径。

坚守底线,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严格划定和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根据国务院要求,到2020年,湖南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5956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4945万亩。多措并举之下,2017年,全省现有耕地6226.5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4949.9万亩,均高于国家下达的保护目标数。

1999年修订《土地管理法》,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以来,湖南已连续18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各类建设用地顺利落地,满足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十二五”以来,湖南建成高标准农田2242万亩;其中通过农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全国领先。2010年至2013年,全省先后启动实施环洞庭湖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娄邵盆地基本农田建设重大工程和连片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县项目,3个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总规模为864万亩,总投资为186亿元。2014年,湖南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批“旱地改水田”项目,为全国占补平衡工作理念更新、制度创新提供了经验。2018年,湖南成功入围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共完成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总规模1648.11万亩,总投资306.8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近2000万亩。

面向大局,全面提升土地整治格局

40年来,湖南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土地整治工作格局。土地整治长期以来主要秉承“开源”和“挖潜”的理念,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需要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国土利用的质量和效率,使土地整治成为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

扎实推进土地复垦。针对土地复垦工作,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连续几年下发专门文件,全方位、全过程规范全省土地复垦工作。扎实开展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调查评价工作。截止至2017年底,全省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共49.71万亩。2013年到2018年,省市县三级共组织实施历史遗留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项目680个,涉及建设规模 18.32万亩,投入资金7.27亿元,已复垦土地15.54万亩。严格规范土地复垦方案审查。2012年至2018年9月,省级批复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962个,涉及临时用地面积10.43万亩,复垦费用15.64亿元。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湖南地处长江经济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把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2014年湖南列入全国地质灾害综防体系建设重点省,今年又获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狠抓地质灾害群防群测体系建设。40年来,全省累计投入地质灾害治理资金58.23亿元,实施治理工程2932项,成功避让地质灾害上千起,转移安置群众近10万人;仅2018年4月至9月汛期期间,全省各地通过加强监测预警等措施,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2起,紧急转移420人,避免经济损失783万元。2014年,湖南纳入全国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

【红网】【改革开放40年】土地整治守住三湘良田沃土

6928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