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09 15:05
9月28日,炎陵县下村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农耕运动会,干部职工纷纷参与滚南瓜田径、背对背运大米、掰玉米等趣味赛,旨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爱农护农、保护耕地的良好氛围。今年来,为破解耕地保护困局,炎陵县多举措加强耕地保护管控,全面助力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目标。
耕地保护宣传“升温”。结合“农民丰收节”活动,炎陵县自然资源局下沉一线联合乡镇政府、各级田长开展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更新田长制宣传标识牌,开展送法上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线上业务政策轮学10余场,助推耕地保护意识入脑入心。
流入流出端口“收紧”。一方面增加“流入”。紧盯耕地恢复整改任务,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系统攻坚,成立专人专“斑”承包制,精准到具体图斑具体面积,12月10日前完成耕地恢复3000亩以上,永农流出图斑整改2000亩以上。另一方面严控“流出”。控制耕地流出新增,由农业农村部门推进耕地抛荒治理,重点整治永久基本农田内耕地中疑似存量非耕地(上级监测可能流出耕地),12月10日之前完成整改1500亩以上。严格执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用好铁塔视频、卫星遥感、湖南田长等科技手段,坚持执行“动土必报备”,深入推进违建别墅占用耕地、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的排查整治,确保守住耕地“出口”。
耕地资金保障“升级”。进一步提高耕地恢复补助标准,根据地块恢复属性不同,分类进行补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同时对于恢复地块上含有青苗的,适当对其不同青苗类型进行补助。在资金拨付方面优先保障耕地保护资金,落实好耕地地力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完善补充耕地后续管护、再评价机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稳定粮农预期。
粮食生产安全“扩容”。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科学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空心村”、工矿废弃地等低效闲置资源,推动“小田”变“大田”,在已建成的4.8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抓好新建高标准农田的组织实施和2019年以前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质,确保12月底前建成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0.86万亩以上。实施农田地力提升工程,鼓励种植双季稻,提高亩产效益,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在上年实际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20%,确保粮食稳产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