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6-20 16:41
(图1:竖版世界知识地图)
(图2: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让眼球习惯了多年的地图将变换角度,刷新你的“世界观”。近日,记者从省地图出版社获悉,其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世界地势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中国地势图》出版发行,成为国内首批出版发行的大幅面全开竖版地图。
沿纬线分割 更直观更完整
传统的中国地图沿经线分割,地图呈东西方向,给人以错觉——中国东西长,南北短。其实恰巧相反,中国的南北向长于东西向。传统的横版世界地图则使南极洲和北冰洋变形极大。据介绍,竖版的《世界知识地图》(南半球版)采用中科院专家设计的“广义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方法”,沿纬线分割,更具直观性,海域展现更完整,一览性强,克服了传统世界地图上南极洲和北冰洋变形极大的缺陷,将世界的地理关系准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南海诸岛同比例尺呈现 “主次”分明
传统中国地图的南海诸岛是以插图形式表现的,读者无法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全图。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将南海诸岛按照国土面积,与中国大陆同比例尺表示,南海诸岛之岛屿、礁盘等地理信息有了详细标示,不会再被人为地分割成“中国大陆雄鸡形”和“南海诸岛附方框”两个局部,国家领土有“主次”之分的错觉,起到国民版图意识和海洋意识教育的积极意义。
正视海洋争端
海南是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南中国海九段线内属于中国的海洋面积就达2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强国是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而南海则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在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记者看到,内容包括中国行政区划、主要道路交通网、主要山脉及山峰、主要沙漠及水系等,海南省、海南岛以及南海诸岛的地理关系及行政区划一目了然,给人不容“小视”的感觉。省地图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竖版的中国地图对促进国人更好地了解我国南海之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维护海洋主权和领土完整意义重大。(郭姝静/文 万波/编辑)
【背景链接】
——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诞生
为进一步普及全民国家版图知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提高全民国家版图和海洋大国意识,湖南地图出版社于2013年编制了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首次将南海诸岛与大陆同比例展示出来,全景展示了中国陆海疆域,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提供了更直观有力的证据,给读者更为完整、直观的中国陆海域概念。
不久前,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正式出版发行。6月18日,凤凰网对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众多网友参与评论,表达对竖版中国地图的欢迎和认可。百度百科同期将“竖版中国地图”收入词条,详细介绍了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竖版《世界知识地图》的成长史
自2000年以来,“系列世界地图”得到了历史、哲学、地理、教育、测绘、地图、地震、地质、极地、海洋、气象等各专业10多位著名专家和学者的推荐。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海洋报、中国国土资源报 、中国测绘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解放军报,以及《新华文摘》、《新民周刊》、《中国国家地理》、《地图》、《百科知识》等,对“系列世界地图”进行了广泛报道。
2004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题报道了“系列世界地图”的有关情况。
2005年6月,《系列世界地图》(南半球版)作为“极地科考内部用图”在武汉印刷。
2006年4月17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技之光》专题介绍了“系列世界地图”科学原理。
2006年9月,《系列世界地图》(北半球版)作为“国防科研内部用图”在武汉印刷。
2006年12月,新编世界地图以独特的视角提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扩方案”最终被国家采纳,为国防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2007年6月和2013年11月,两期《中国国家地理》以大篇幅的报道向全社会推介《系列世界地图》。《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写道,“系列世界地图”是一声鸡鸣,将人们从沉睡中唤醒。她的出现仿佛是地图界的一场“哥白尼革命”,打破了过去只有一个角度看世界的惯性思维模式,给了我们四个看世界的角度。这不只是地图的革命,更是认识的革命,思维的革命。
2010年4月,《系列世界地图》被世界著名研究机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采用。
2013年10月11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报道了《世界地势图》(南半球版)的出版上市。
2013年10月11日,央视CCTV-1和CCTV新闻频道在早间“朝闻天下”节目中播出新编世界地图专题报道,向亿万观众介绍2013年9月刚出版的新编世界地势图(南半球版)、以及新编世界地图(北半球版)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