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桃江县召开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
会议肯定了多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的“33850”排查工作法(即对3年内切坡建设,临坡距离小于3米,屋后坡高大于8米,坡度大于50度的切坡建房户重点排查),“进山区、进学校、进家庭”开展“屋场会”宣传模式,避灾“挪床行动”(即鼓励“睡前(屋)不睡后(屋)、睡(楼)上不睡(楼)下”)等防灾经验。同时,指出在地质灾害工作中存在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部分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切坡建房风险管控不够到位、监测预警“最后一公里”不够畅通、部分乡镇值班值守不够规范等问题。
会议要求,一是高度重视,充分认清地灾形势。去年桃江县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干旱天气,土体开裂,遇水易胀发,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二是扎实开展汛前排查,精准掌握风险。完成新一轮风险排查,落实防治责任和相应措施;进一步核查监管台账和受威胁群众台账情况以及两卡一书落实情况,指导乡镇、相关县直局完善监管和应急预案,逐点逐户发放防灾宣传单,宣传安全避险知识;三是认真落实值班值守,做到精准预警。落实预警转发、跟踪调度、完善台账登记,做到“三问”(预警预报是否进行了跟踪,是否到了点,是否到了人)。四是加强防灾监管责任,做到精准转移。督促“让、搬、封、守”,根据气象预警和防灾要求,对于重点隐患户该让就让,该搬就搬。五是强化宣传、信息报送工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度安全工作、民生工作,进一步明确“即时报告、6小时报告、日报告”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