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打赢打好地灾防治攻坚战>市县传真
常德:桃源县织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
来源:桃源县局 夏菁 | 发布时间:2024-07-08 17:41

622日凌晨2点多,桃源县普降大雨,夷望溪镇更是暴雨如注,仅3小时,降雨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48毫米。监测人张兴国驱车前往罗华久家,将5口人全部接了出来并安置在街上的宾馆里。凌晨5点左右,罗华久屋后的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据测算,下滑方量约80立方米,如果不是转移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像张兴国这样的监测人在桃源县还有很多,杨溪桥镇冷家溪社区的干部陈桂英、西安镇薛家冲村村民郭永庆……他们往往是当地政府从责任心强、了解情况的村居干部或群众中选择,主要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日常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紧急情况下组织群众转移等工作。今年49日,桃源县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通过视频形式向全县乡级、村级责任人和100余名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提升防灾救灾的能力。这200余名乡、村责任人及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就像一颗颗钉子,深深扎根在泥土中,拉起了一张全县范围内防范地质灾害的“安全网”。

除监测“安全网”之外,近年来的广泛宣传也普遍提升了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与能力。

628日上午,家住沙坪镇沙坪村沙坪组的村民王爱国在自发上山巡查的过程中,发现该组邮政后方山体出现一条长约100米,最宽处约20公分的“人”字形裂缝。长时间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已趋于饱和,滑坡风险极大。

得知情况,县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派出专家及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研判,当地党委政府也迅速行动,将该山体下方沙坪村、万寿宫社区共计67208人转移至村部或亲友家中安置。针对可能引发山体滑坡的情况,镇政府安排专人定点巡查,并在专家指导下将裂缝覆盖保护膜防止雨水渗入,组织回填;竖立警示牌、拉起警戒线,确保安全。

被问及为什么会上山巡查,王爱国说:“我看下了这么久的雨,怕出事。”说着,他翻出了一本黄色的小册子,熟练地指着上面判断山体滑坡的方法,“这是我上次在街上领的,没想到真用上了。”黄色的小册子正是今年“5·12”防灾减灾日桃源县自然资源局联合沙坪镇政府发放的宣传手册,除此之外,还有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防治等内容。

“从政府工作人员到监测人再到群众,我们建立了全县群测群防网络,构建了上下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桃源县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拥军介绍道。

据统计,桃源县目前共有120个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5396个切坡建房户,625个中高风险(沟谷)斜坡单元,受灾点多,覆盖面广。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桃源县通过群测群防网络,利用电话、“村村响”喇叭、铜锣、上门告知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告知到隐患点受威胁人员、切坡建房户和临坡临沟临崖住户,确保传达到村到户到人,打通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最后0.5米”。同时,坚决实行地质灾害隐患点“一点一预案”,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设立警示牌、规划撤离路线,模拟各种情况下的紧急处置方法,真正做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得益于这些努力,在此次特大暴雨山洪中,桃源县无一人因地质灾害伤亡。

  “除了进一步筑牢群测群防网络之外,我们正在进行‘点面双控’建设体系试点的前期工作。”从今年开始,桃源县紧密围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防控需求,大力推动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单一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转变。“我们将继续探索,由点到面,最大限度管控地质灾害隐患,努力将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曾拥军说。


打印本页     
相关内容:
娄底:自然资源人向“险”而行 压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024-07-05
益阳:桃江县成功避让一起地面塌陷 2024-07-05
娄底:精准预警 及时处置 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07-04
怀化:中方县避让3起地质灾害,10户20人紧急转移 2024-07-04
怀化:洪江市避让4起滑坡,77户206人转移 2024-07-04
益阳:强降雨后桃江县地质灾害防御不松懈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