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28 09:17
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新闻发布会
时间:5月5日上午10:00 地点:通程国际大酒店五楼D厅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首先,我代表省国土资源厅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支持国土资源工作的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科学、有效应对今年的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3月,省国土资源厅在组织全省各地对地质灾害进行拉网式排查的基础上,又组织精干力量对全省大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重点排查,经与教育、民政、财政、人社、住建、交通运输、水利、旅游、安监、气象、铁路等部门会商,编制了《湖南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已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实施。这次新闻发布会,是我省第48个世界地球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希望通过这次发布会,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我省地质灾害省情和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下面,我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2017年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形势
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趋势会商结果,今年我省地质灾害发生频率仍然较高,局部地区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区突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具体来说,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是气象条件不容乐观。湖南汛期长、雨量大,降雨时段集中且分布不均,强对流天气频发。与往年不同,今年3月我省大部就经历了长时间的降雨过程,导致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全省降雨将呈现南部持续偏多、北部前后少中间多的趋势,降雨集中期主要出现在5月中下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加上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大部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1~2成,局地偏多3成。这些气象特点都给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严峻考验。
二是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的现状没有改变。我省现已查明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0176处,分布在各县市区,威胁人口128万、财产262亿元。地质灾害又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在我们通过实施搬迁治理消除了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同时,每年汛期过后又会新增不少地质灾害及隐患。特别是过去切坡建房修路、蓄水造库、矿业开采、城市开发等工程活动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在强降雨作用下诱发地质灾害的问题日益显现,地质灾害防治任重道远。
三是综合防灾基础还比较薄弱。近两年来,通过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我省的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特别是去年成功预报避让古丈县默戎镇泥石流地质灾害,避免了重大群死群伤,上演了一部现实版《生命时速》,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中央电视台和省内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被称为“默戎奇迹”。但总体来看,我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近半数的县市区还没有建立地质环境监测机构;防灾知识的普及还没有全面覆盖,重灾后治理轻灾前预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防治经费投入与防治任务还不相适应,多数市县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还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缺机构、缺人员、缺技术、缺装备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等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17年我省地质灾害防范的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对象
1. 重点防范时段。4月至9月是我省的汛期,也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发生期,4-7月为重点防范期,7-8月主要防范受强对流天气或台风暴雨影响引发的地质灾害。
2. 重点防范区域。一是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主要包括湘西、湘西北、湘东南、湘东北等47个山地丘陵区;二是以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主要包括宁乡煤炭坝、涟邵盆地、湘潭锰矿等9个市州的25个煤矿和非煤矿区。上述地区要特别关注强降水、矿业活动以及过量抽排地下水引发的崩、滑、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3. 重点防范对象。一是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今年排查的结果,全省共有221处重要隐患点,分布在88个县市区,每个隐患点威胁人数都在100人以上;我省丘陵山区居民切坡建房现象十分普遍,历年因切坡无支挡建房发生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要把切坡建房问题作为重点加强防范。二是重点采矿区。包括宁乡煤炭坝矿区、郴州柿竹园多金属矿区、邵东石膏矿区等48个矿区,这些矿区及其周边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当地政府和矿山企业要高度重视。三是重要旅游景区。包括张家界、湘西、郴州等山地旅游景区,地形地貌复杂,局部边坡岩体破碎,岩体风化程度较高,在降雨作用下容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有关单位要加强巡查监测和防范。四是部分重要交通干线路段。主要包括武广高铁衡东-郴州段,沪昆线涟源-新晃段、京广线郴州-宜章段等5条铁路干线;杭瑞高速(G56)官庄-吉首段,沪昆高速(G60)邵阳-怀化-新晃段,包茂高速(G65)吉茶、吉怀段全线,平汝高速(S11)炎陵-汝城段,张花高速全线等10条高速公路; G106炎陵-桂东-汝城段, G209花垣-永顺-龙山段、麻阳石羊哨段,G319泸溪段等5条国道和S216蓝山-草鞋坪段等13条省道。这些路段地处山地丘陵区,人工切坡等工程活动强烈,要重点防范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五是已建和在建工程。包括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住宅小区等已建在建重大项目及其附属设施,正在实施的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安置场地等建设工程,人工开挖和抽排地下水强烈,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和居民群众要重点防范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三、2017年我省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生命工程”,也是履行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的重要内容。我们将全面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重点抓好5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落实防灾责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落实部门责任,明确工程建设项目防灾责任主体。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预报预警;教育、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安监、旅游、铁路等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排查、监测和防治。各地要按照市州领导包县、县市领导包乡、乡镇干部包村、村级干部包组、群测群防员包点、党员骨干包户的要求,压实防灾责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共同责任机制。
(二)科学开展监测预警。进一步总结古丈默戎成功预报避险经验,切实加强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国土资源、气象、广电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服务群众临灾避险。要按照一个隐患点有“一名县乡领导负责、一名村组干部包点、一名群测群防员值守”的要求,健全完善并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网络的作用,重点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学校、医院、社区等人口密集区和重点矿区、景区、重要交通干线、在建工程以及切坡、沟口建房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巡查监测,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灾害隐患,避免人员伤亡,严防群死群伤。
(三)不断强化应急管理。各级政府要在汛前地质灾害排查的基础上及时编制发布年度防治方案,逐点制定应急预案,逐户发放防灾明白卡,逐人落实避险措施,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强化信息报送,重奖防灾减灾有功人员,严格追究失职渎职行为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的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能力,确保一旦出现灾情险情,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调查和抢险救援,避免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四)加快建设综防体系。全面推进重要城镇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基本完成山地丘陵地区中小学校、人口聚居区岩溶地面塌陷和地面变形地质灾害补充调查任务,继续实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加强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搬迁避让和能力建设工程。紧密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综防体系建设项目、资金和工作的支持指导力度,全面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五)努力夯实防灾基础。健全县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落实群测群防经费补助。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努力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居民建房地质灾害简易评估,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防止人为制造隐患,切实从源头上加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
尊敬的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长沙银行杯’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南赛区)暨第四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大赛组委会,向莅临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关注、支持创新创业大赛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媒体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网信办和全国工商联共同指导举办的一项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全国性创业比赛,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集和整合各种创新创业资源,搭建服务创新创业的平台,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打造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它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影响最广的创新创业赛事。
2013年至今,我省已成功举办三届赛事,大赛效果明显。回顾2016年第三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共有1365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数量居全国前列;150余家投资机构300多名投资人参与赛事活动,达成意向投资6.67亿元,已到位投资1.55亿元;长沙银行意向授信2亿元,已完成授信1.2亿元;116个项目在省赛获奖,获得省科技计划支持2160万元;19个项目在国家六大行业总决赛中获奖,获奖数创历史新高;培训创业者5000多名;30多个参赛单位被媒体宣传推介。大赛在为创业者对接金融资本、提供创业服务、加强宣传展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正发展成为我省最强的众扶众创平台。
为更好地整合创新资源,打造高端赛事品牌,2017年我省将继续组织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南赛区)暨第四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
一、大赛目的
一是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正从“小众”转向“大众”,从“精英”走向“草根”。以大赛为载体,通过全省广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团队的积极参赛,银行、创投、担保等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新闻媒介持续深入的宣传报道,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创业辅导培训等,共同培育“崇尚创新、支持创新、宽容创新,激情创业、科学创业、务实创业”的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借助大赛这个平台,为人人提供圆梦的舞台,普惠大众创新创业,并遴选出一批前景好、潜力大的创业项目落地生根,促进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打造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举办大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通过大赛,推进科技服务的对象从传统科研“小众”转向创新创业“大众”,加快科技工作重心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移。大赛评委以创投专家为主,引入市场化评价方法,通过统一评价标准、公开路演比赛、实地尽职调查、当场宣布结果,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公正的遴选机制。同时,对选拔出来的优秀创业企业和团队,给予一定的财政科技经费资助或奖励。通过大赛,积极探索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的创新,以赛代评,提高科技资源效益,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是进一步促进技术、人才和资本的有效对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创新创业,聚集和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创新创业要素,采取提供辅导培训、金融投资、技术转移、展览展示、市场对接等各类服务,更好地搭建“项目征集、辅导优化、路演竞赛、创投对接、宣传推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打造全省最强的“众扶众创”机制。
二、大赛组织机构
大赛以“创新创业,圆梦湖南”为主题,由省科技厅联合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团省委和省工商联共同主办,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承办,长沙银行冠名支持,各市州和省直管试点县(市)科技局、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管委会、在湘普通高校、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单位协办。大赛设组委会,由大赛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冠名单位共同组成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火炬创业中心,负责大赛的具体执行工作。
三、参赛对象和条件
大赛按照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和团队组三个类别分别进行比赛。
(一)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参赛条件
1、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业务,拥有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
2、企业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且为非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
3、企业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且2016年销售额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
4、企业成立不超过10年,即工商注册时间应在2007年1月1日(含)之后;
5、大赛按照初创企业组和成长企业组分别进行比赛。工商注册时间在2016年1月1日(含)之后的企业方可参加初创企业组比赛,工商注册时间在2015年12月31日(含)之前的企业只能参加成长企业组比赛;
6、前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总决赛一、二、三名获奖企业和前三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前三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财政资助的优秀奖参赛企业可以参加本届大赛,但获奖后不再给予省级财政资助。
(二)团队组参赛条件
1、2017年5月31日前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参赛项目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团队,与其它任何单位或个人无产权纠纷;
4、前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行业总决赛一、二、三名获奖团队和前三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团队不参加本届大赛;前三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财政资助的优秀奖参赛团队可以参加本届大赛,但获奖后不再给予省级财政资助。
四、比赛安排
大赛分报名、初赛、半决赛、总决赛、尽职调查和国家行业赛等六个阶段。初赛分市州赛和综合赛,鼓励有条件的市州承办市州赛,未承办市州赛的地区参赛项目统一纳入综合赛区评审。5月31日前为大赛报名阶段,6-8月为初赛、半决赛、总决赛和尽职调查阶段,9-11月为国家行业赛阶段,整个赛事持续7个月。企业组统一使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系统注册报名、团队组统一使用湖南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注册报名,大赛统一使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评审标准》进行评审,按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和团队组分别评审。
五、奖项设置和支持政策
1、根据半决赛成绩和尽职调查结果,按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和团队组分别按一定比例设优秀奖若干名。
2、根据总决赛成绩和尽职调查结果,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团队组各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六、扶持措施
1、项目支持和奖励。对所有获奖企业,其参赛项目未列入省级科技计划在研项目的,给予省科技计划立项支持,按奖励性后补助方式进行管理。对所有获奖团队,将分等次给予相应奖励。
2、投资和授信推荐。参赛企业和团队将择优推荐给大赛合作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将有机会获得创投资金和贷款授信支持。
3、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参赛企业和团队新入驻大赛合作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将给予房租优惠或减免支持,并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
4、创业培训。参赛企业和团队可以免费获得大赛举办单位和有关合作机构提供的创业辅导、创业培训、融资辅导、金融服务方案设计等创业服务。
5、宣传推介。参赛企业和团队有机会获得大赛合作媒体的专题报道和推介。
6、赛事服务。大赛组委会拟实施创业者成长计划,全赛季将组织各项配套活动,为参赛企业和团队提供多元化服务,主要包括专场融资路演、主题论坛、行业沙龙、展览展示、公益大讲堂、市场与技术对接等。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感谢大家为本次新闻发布会所做的辛勤工作!
谢谢大家!
版权声明| 使用帮助| 隐私保护|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政府网站标识码:4300000042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八号 网站维护电话:0731-89991215(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西路八号
网站维护电话:0731-89991215(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备案号:湘ICP备2021016353号 技术支持:湖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926号
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新闻发布会
693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