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全省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智能化建设,4月1日,省厅组织召开“雨情+含水量+地质+土壤植被”地灾预警AI模型研究专题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定桥主持。厅一级巡视员申志军,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永忠出席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省地质院所属六家地勘单位对板岩、花岗岩、红粘土、浅变质岩、"红层"及志留系页岩等典型地质区域的斜坡成灾机理与模式研究专题汇报,以及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地质灾害智能识别与评估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来自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南大学、省气象台、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相关领域的40余名专家结合汇报内容,重点围绕地质灾害预警AI模型建设,就多源数据融合、算法模型优化及技术落地等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交流。
会议强调,地质灾害预警AI模型建设迫在眉睫,各相关单位要将其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推进。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省委书记沈晓明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示要求,深刻认识AI技术等“技防”手段在防灾减灾中的巨大潜力;二要注重成果转化,结合典型地质区域研究成果优化模型算法,循序渐进构建智能化预警体系,确保预警技术实用、管用;三要压实责任,组建工作专班,由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牵头统筹协调,确保在4月底5月初完成智能化预警模型的初步搭建。(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 李明波/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