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16期(总第54期)

时间:2015-05-27 15:18

 【动态集锦】

国家局与江西省政府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月22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江西省政府在南昌签订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江西省副省长李炳军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纪检组组长于贤成出席仪式。

库热西首先对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的需求更加旺盛和紧迫。这次与江西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是国家局主动适应新常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探索推进融合、共享、发展的有益尝试,对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都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李炳军指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长期以来非常关心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江西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基础测绘、数字(智慧)城市建设、地理国情普查、测绘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了大量人财物支持。这次又与省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是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史上值得庆贺的一件喜事,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也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服务江西省的国家战略、地理国情普查监测与成果应用、加强新型基础测绘、研究鄱阳湖历史变迁空间分析、在南昌举行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及地理信息产品展览会、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国家局将从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等8个方面加大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力度。江西省政府将从加强省级基础地理信息建设与更新等9个方面,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作用。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全体工作会在北京召开

4月20日,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全体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科学委员会专家、支持单位代表、组织委员会成员、年会分会主席及秘书、组委会、承办单位等相关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科学委员会主席孙家栋院士主持。  

会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组委会汇报了年会筹备情况,本届年会定于5月13日至15日在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年会主题为“开放、连通、共赢”,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交流与合作,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和国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科学发展。年会设置学术交流、产业交流、展览展示、科学普及等板块,聚集世界四大导航系统、国内外专家学者、国内知名导航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共商卫星导航发展大计。本届年会增设回顾板块,会间同期举办第一至第五届学术年会回顾展,集中展示五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大会就各筹备工作所涉及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了审议,与会专家就第六届年会的筹办实施提出了多项建议。此外,大会还通过投票确定了青年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审定确认了年会优秀论文的评选结果、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奖评选结果和第六届“北斗杯”大赛结果,将于年会期间颁发以上各项奖项。

(据北斗网)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试运行

近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组建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复试运行。龚健雅院士等15位专家组成工程技术中心委员会,蒋捷任工程中心主任。

工程中心依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由天地图有限公司、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乔治梅森大学智能空间计算机中心、北京吉威时代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共建。

工程中心将重点围绕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规模化、产业化、国产化等需求开展大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技术研发及产品转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工艺、技术及工程化产品,编制数据、服务、应用、安全管理、隐私及版权保证等标准规范,并依托创新产品开展应用推广、技术培训、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活动,力争成为测绘领域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研发基地。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普查标准时点核准百日大会战”主题竞赛活动启动

近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委员会印发《关于开展“普查标准时点核准百日大会战”主题竞赛活动的通知》。

此次主题竞赛活动是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关键阶段开展的,组织实施时间为4月15日至8月15日。竞赛目标任务是以备战15天为“出发点”,以会战120天为“着力点”,以进度与质量控制为“关键点”,以全面完成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任务为“目标点”,开启“普查标准时点核准百日大会战”主题竞赛活动的新征程,最大限度地反映标准时点(6月30日)时的全国地理国情基本状态。竞赛内容包括比工作推进,赛组织管理;比计划落实,赛进度控制;比普查成果,赛质量控制;比研发创造,赛技术创新;比紧密配合,赛团结协作;比防范落实,赛安全保密;比氛围营造,赛宣传推广。

主题竞赛活动分备战、会战和总结三阶段实施。

备战阶段,对普查标准时点核准百日大会战进行动员部署,充分调动全体普查单位和参赛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责任感;在普查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张贴百日大会战标语、口号及横幅,整理传播竞赛小贴士、竞赛格言,创造开展大会战的良好竞赛环境。

会战阶段,着力营造“比质量、学先进、赶进度、帮能力、超水平”的劳动竞赛氛围;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质检人员的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能力;组织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实际操作演练,开展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技术明星、星级班组、标兵个人的评比;建立普查劳动竞赛QQ群或微信群,搭建职工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励普查职工的创优求胜意识和工作责任感,促进主题竞赛目标任务的实现。

总结阶段,对竞赛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竞赛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整理,组织评选表彰;做好普查故事、照片、诗歌、散文等职工原创文化作品,以及反映普查单位和班组文化建设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获第五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

4月22日至23日,第十六次全国地州区县年鉴研讨会暨第五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大会在杭州召开,各地年鉴编纂机构代表近400人参加会议,中国出版协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会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获第五届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以及框架设计特等奖、装帧设计特等奖、条目编写一等奖,《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2014年卷)作为优秀获奖年鉴代表参加了同期举行的年鉴展览。

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由中国出版协会组织,一般每五年举办一次,该评比从框架设计、条目编写、装帧设计等方面对我国年鉴的编纂出版质量进行计分考核,是出版行业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全国性评比。此次评比设综合奖和3个单项奖,共有近500部年鉴参评,共评出综合特等奖51名、一等奖139名、二等奖141名、三等奖109名。此次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年鉴》首次参加该评比,总分在参评的59本中央级年鉴中排名第13位。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湖南在全国率先推进1:2000不动产登记数字线划底图建设工作

日前,湖南省率先推进1:2000不动产登记数字线划底图建设工作,受到来湖南调研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一行的高度评价,认为该模式值得推广。

建设科学、权威、统一、实用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是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不动产基础数据管理平台需要为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等提供工作底图,为权属界线、界址点提供定位基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对原有的基础数据建设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根据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需求,结合国内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条件,统筹考虑政府部门行业管理及社会化服务需求,融合“国土资源云”服务模式,在全国率先推进1:2000不动产数字线划底图制作工作,为集成整合分散不同部门不动产登记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奠定基础。同时,湖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工作协调小组还研究制订了公路、铁路、电力、水利等行业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和方案。

目前,湖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已在全国领先,除全省已有1:2000、1:1000航摄遥感影像数据全部入库外,岳阳、永州、湘西等市州新增9万平方公里航摄任务已提前完成;6.75万平方公里高清影像空白区域及2400平方公里云覆盖区已列入航空摄影计划;长沙市芙蓉区等46个县(市、区)1:2000正射影像图、不动产数字线划底图制作全面启动,不久湖南省将拥有全覆盖的1:2000航摄遥感影像数据,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及相关公共服务也将列入湖南省“十三五”规划内容。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推进不动产登记要破除利益羁绊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月有余,可是全国尚有超过84%和96%的地市级和县级,未整合不动产登记的职责和机构。近日,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关于地方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确保年内完成各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的整合工作。

据媒体报道,自今年3月1日《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不动产统一登记取得一定的进展:全国27个省份完成省级职责、机构整合,10个地区已经开始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全国300多个地市州盟、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只有50个地市、101个县完成了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占比分别不到16%和4%。即使已经完成职责整合的市县,大多数也尚未将相应的登记机构进行整合,具体从事登记的工作人员也未整合到位。

应该说,相关职责和机构的整合,是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组织保障。但市、县级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工作严重滞后,已成为当前制约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推进的最大难题和障碍。

不动产登记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之一,既有利于保护民众的合法财产权,也有利于为国家税收、房地产调控等提供依据。可以说,不动产登记制度是利国利民的好制度。可是,这项好制度从出台到实施的过程并不顺利。《条例》原定于2014年6月底前出台,但直到2014年年底才对外公布,比原计划整整推迟了半年。如今《条例》的实施也并不乐观,按照现有推进速度,恐怕原定于2017年前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目标很难完成。

其实,在中央政府层面,国务院明确了国土资源部负责督导不动产登记的职责,早在2014年5月,国土资源部就设立不动产登记局,作为统一不动产登记机构,希望能厘清职能,统一不动产登记的标准。

但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地方的推进并不理想。目前,市、县级是我国不动产登记的主体,由于不同的不动产登记部门有各自的信息系统、登记程序、登记范围等,这些不动产部门的机构和职责整合,势必会涉及到人员安置以及背后的部门利益,因此,如何科学整合登记部门,一直是一个难以有效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也是导致不动产难以统一登记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对于高度依赖土地开发的地方政府来说,统一登记意味着消除了自由裁量乃至暗箱操作的空间,一些地方政府因此对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并不积极。

此次国土资源部、中央编办联合下发《意见》,无疑是希望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快不动产登记职责和机构整合。《意见》要求,地方应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的原则,相关部门应划转相应的不动产登记人员、编制、设备和相关经费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确保不动产登记机构有足够的力量和资源,有效地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

对此,地方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简政放权、逐步减少多头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整合,应更好地淡化以至消除不动产的行政管理色彩,使不动产登记的职能相对独立,增强登记机构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体现不动产登记的公示与公信原则。

(据中国经济时报)

北斗系统助力“驾考反腐”

驾考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一个腐败易发、多发领域。收烟、收红包——这个驾考“潜规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如何规范驾考管理、杜绝“驾考腐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这场“驾考反腐”的斗争中,北斗系统将充分发挥其精准定位等功能,实现“智能驾考”,助力“驾考反腐”。

截至2014年末,我国机动车驾驶人已突破3亿人,驾校培训是司机通过驾考取得驾照的主要渠道。2013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公安部123号令,明确要求驾校科目二考试位置判断车辆精度应达到2cm,从而实现“智能驾考”。因此,高精度GNSS定位技术成为不二选择,而北斗系统的定位技术正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目前国内80%以上的考场都采用了GNSS驾考系统,其中有半数GNSS驾考系统采用的是基于北斗的“智能驾考”系统。

北斗“智能驾考”系统,针对各个考试项目建立虚拟传感器,在考试车上安装北斗接收机后,可实时获取车辆的精确的位置、速度、方向和时间信息,实时分析考试车与各虚拟传感器的位置关系,评判车身是否压线、是否停在指定位置等考试项目,最终实现精准评判。

相比传统驾考系统,北斗“智能驾考”系统优点突出:首先,借助GNSS精确定位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对驾考的自动化评判,基本上杜绝了人为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响,使驾考更加公平公正。

其次,考试场地内不再需要埋设安装复杂的传感器,可直接用北斗接收机测绘出虚拟传感器,如此既能提高精确度又大大减少了建设考场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维护费用,同时也极大地缩小了通过干扰场地内传感器作弊的空间。

再次,由于该系统打破了对场地建设要求的限制,使社会化考场的建设成为可能,这或将推动新一轮驾考改革。据了解,很多地方由于考场资源紧缺导致的积压考生数以万计,这轮改革将有可能彻底解决考场与考生之间的供需矛盾,并且斩断隐藏在这个矛盾背后或明或暗的利益链。

(据北斗网)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16期(总第54期)

693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