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20期(总第58期)

时间:2015-06-02 08:39

 【动态集锦】

智慧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班结业

5月15日,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举办的智慧城市建设专题研究班完成所有课程,顺利结业。国家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于贤成出席结业式并讲话。结业式上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于贤成在讲话中总结了本次研究班的主要特点,一是得到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审定了研究班办班方案,干部教育局领导同志亲临江西指导办班工作。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成员单位派出资深专家到研究班进行政策解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库热西局长出席开班式并作重要讲话。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为研究班的举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教学内容丰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两位副局长在研究班上进行授课。业界知名院士专家围绕大数据、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热点问题作报告,部分城市作了智慧城市建设经验介绍。参观了江西省应急指挥平台和南昌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开展了地图识别实地核查训练。教学内容既有政策解读,又有案例分析,既有课堂讲授,又有现场实践,既有观摩学习,又有讨论交流,教学内容层次丰富,设计合理。三是学习氛围浓厚。培训期间,各位学员都能够牢固树立学员意识,严格遵守关于学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纪律严明,大家专心听讲、深入思考、积极交流,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于贤成指出,一周的学习研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进一步加深了对建设智慧城市的认识;二是进一步坚定了建设智慧城市的信心;三是增强了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责任感。

于贤成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要求。他说,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应尽职责,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希望以这次培训为契机,更加重视支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使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大力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把智慧建设作为一项“市长工程”加快推进、大力发展。

在结业式上,学员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国家1:5万数据库应用价值全面提升

5月19日,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2014年)项目在北京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验收。本次动态更新的有效实施,大幅提高了我国1:5万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使得我国同类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居于国际先进之列,现势性和应用价值得到全面提升。

项目完成了全国陆地范围1:5万地形数据库更新,其中全要素更新区域占64%、重点要素更新区域占36%,数据整体现势性达到2014年;联动更新了全国陆地范围1:5万地形图制图数据库,现势性为2013年;更新了1: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1903幅。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技术体系,制定了四项技术规定,成功研发了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变化收集、地形数据库要素增量更新、地形数据库与制图数据库联动更新、要素级多时态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等系统。技术先进实用、成效显著。项目充分收集利用各种地理信息成果资料,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进一步优化形成了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生产管理模式。

国家局2012年启动了国家1:5万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同时制定了每年更新1次,每年发布新版的战略目标,为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测绘保障。更新后,形成的2014版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覆盖了全国范围,包含2.4万多幅图,具有9大类地理要素、34个数据层、1.8亿个要素对象。更新后的数据成果经过了进一步的完善与结构优化升级,建立了要素级的唯一标识与版本识别,支持历史追溯,结构更加先进合理。更新后的数据质量优良,入库数据抽样检查优良率达到100%。

更新数据新增铁路约6000公里,高速公路0.7万公里,国省道约3.4万公里,县乡道13.8万公里,城镇街区面积约0.9万平方公里,500KV以上电力线约0.9万公里,地名变更83万余条、新增约35万条,极大丰富了数据内容。这些变化与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灾后重建快速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息息相关。同时也说明了,国家局所确定的动态更新策略是科学合理的,实现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与技术条件,最大限度地反映地形地物客观变化的目标,可满足各行业对于地形要素数据库现势性的年度更新要求。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地表覆盖信息服务标准研究会召开

近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组织召开“地表覆盖信息服务”国家地理信息标准研讨会,来自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南大学等合作单位的有关专家就地表覆盖信息服务国家标准草案的内容展开了研讨。

会上,与会专家首先听取了该项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进展,就立项申报的重要意义达成了共识,并对草案的内容展开研讨、提出修改建议。通过讨论,各单位达成了作为核心成员合作编制该国家标准草案的意向,制定了任务分工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此次地表覆盖信息服务标准研究会,意在形成广泛认同和普遍适用的国家“地表覆盖信息服务”标准,日后将进一步邀请应用部门和公司的代表加入编制小组,更加充分地汲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该标准。

(据中国测绘网)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研讨会召开

5月15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普办”)统计分析组在西安组织召开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研讨会。

会上,统计分析组就近期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数据对比工作及其成果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参会代表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色和专题资料收集情况,就对比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地物类别定义差异、数据采集指标差异、遥感影像判读差异、数据时点差异等因素导致的对比差异情况以及所用对比分析方法、工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会议指出,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数据对比分析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要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对比分析工作,在工作实施中要选择有代表性、资料完整的地区,要将统计对比和空间对比结合,科学解释差异原因,保证成果质量。

来自全国各省、区、直辖市普查办的9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国普办综合协调组、统计分析组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据中国测绘网)

第一批次国家测绘基准工程GNSS大地控制点观测资料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顺利结束

近日,国家测绘基准工程项目部联合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组织完成第一批次国家测绘基准工程GNSS大地控制点观测资料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对陕西、黑龙江、四川、海南局和重庆院去年承担的1145个GNSS大地控制点的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

质检专家组重点对观测数据质量、测前测后仪器检验等资料进行了检查与验收,质量检查结果整体为优,确保了点位观测成果质量。期间,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依据项目归档要求对资料进行归档前检查,确保了资料的统一性,符合归档要求。

国家测绘基准工程设计在全国范围内新建2500个国家GNSS大地控制点,同时利用2000个已有大地点,建设完成我国现代GNSS大地控制网,从而实现我国大地基准的有效传递,满足基本控制测量的需要。截止到2014年底,工程已顺利完成了2500点的选建工作,并按计划于2015年完成第二批次新建点位外业观测。第一批次GNSS大地控制点观测资料顺利通过验收,为最终获取高精度点位属性信息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项目的整体顺利验收和打造优质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中国测绘网)

全国首版二维码楼市地图出版发行

为进一步加快地图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地图出版服务不断升级,日前,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全国首版“二维码楼市地图”。

湖南地图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二维码楼市地图”运用二维码技术,将纸质地图媒介与移动阅读端连接起来,嵌入了城市发展趋势、区域环境、整体规划、公共交通、楼盘地理位置、人文景观、生活配套等信息要素,为老百姓提供详实、权威的楼市地理资讯。读者只需用智能手机中相关软件的“扫一扫”功能对地图中的二维码轻轻一扫,各种楼市信息就能一网打尽。

据悉,首版二维码楼市地图已经开始在长沙主要售楼中心、房产展会、看房团活动中免费向读者派送,并将全年不间断在星级宾馆、汽车4S店、酒店会所等发行网点定点直投,在淘宝商城、各大书店书城也将同步发售。另外,只要关注长沙楼市图微信公众号,或在长沙楼市图官网留言,以及在各大房产门户网站注册的网友都可免费获得2015年总26期最新版《长沙楼市图》一份。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推进会召开

5月18日,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推进会在湖南科技大学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地理信息处杨经豪处长、基础测绘处杨水冰副处长,湘潭市发改委李劲松副主任、经信委龚学武副主任,省测绘科技研究所华亮春副所长及长沙市海图科技有限公司周涛副总经理一行对该校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和考察。湖南科技大学科技处处长彭佑多教授、实验室主任李朝奎教授、副主任陈浩副教授及学科骨干成员与会。李朝奎教授主持会议。

彭佑多处长代表湖南科技大学对来校考察调研的各位领导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科研学科情况。陈浩副主任就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以及实验室近期取得的科研成果做了详细的介绍。与会领导对实验室成立以来在测绘地理信息学科领域取得的科研成绩给予肯定,对实验室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表示赞赏,认为实验室目标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清晰,并强调省国土资源厅要充分利用好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这一难得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湖南科技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推进湘潭市乃至湖南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会后,各位领导深入参观考察了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及科研场地情况,听取了实验室负责人的介绍。杨经豪处长就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省国土资源厅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意见。湘潭市发改委李劲松副主任、经信委龚学武副主任均表示要大力支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的发展。

(据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网)

北斗正在高速进军大众应用市场

一个巴掌大小的卡片式北斗终端设备,就能实现即时定位、SOS求救;一部利用北斗精确授时功能研制的手表,就能“永久”省去对时调表的麻烦……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参展单位琳琅满目的北斗应用产品仿佛在告诉人们,环绕着地球的北斗卫星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穿上这双鞋,家长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在户外玩耍了。”相关负责人展示了一双安装了北斗芯片的运动鞋。通过手机APP,家长不但能实时监测孩子目前所处的位置,还能设置“安全范围”;一旦孩子离开了安全活动区域,鞋子就会自动给家长的手机报警。

同样的,具备定位、报警功能的各类北斗卡式终端也备受关注。“这些造价低廉、便于携带的卡式设备,能够用于学校、养老院、旅行社等多个行业,对于大规模人员管理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比如,一个几十人的旅行团,如果人人都佩戴了一张这样的智能卡,导游不但能在手机上掌握全团人的位置,还能在游客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而对于上海浦东的市民而言,智能化的“北斗公交系统”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快捷、方便。“从智能电子站牌或手机软件实时了解公交车辆与站点的距离,能够让乘车群众‘心里有数’。同时,公交调度部门也能对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车辆进行更好地指挥,这也是城市公共服务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具体表现。”上海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裴凌说。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之前,我们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体现在行业典型应用方面,例如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救灾减灾等领域。现在,北斗应用则开始高速进军大众应用市场。”

据了解,随着国产自主芯片集成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北斗产品已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车载导航等大众应用领域开始批量应用。华为发布了基于自主“北斗”芯片的手机。国内200余款车型,前、后装市场已完成50余万台北斗车载导航仪的安装和销售。随着芯片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射频基带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北斗”将全面走向大众应用,服务大众生活。

“北斗进军大众应用市场的速度,要快于我的预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说,下一步北斗导航还应该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

(据新华网)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20期(总第58期)

693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