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
《<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辅导读本》正式出版
近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作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具体组织编写的《<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辅导读本》一书由测绘出版社正式出版。
库热西在读本序言中指出,《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指导新时期基础测绘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深刻领会国务院批复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规划纲要》总体思路和发展重点,以组织实施为抓手,加快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的能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供给能力、公益性服务保障能力、地理信息产业竞争能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能力等“六种能力”和政策法规体系、基础测绘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地理信息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等“六大体系”,带动事业整体进步和升级。
读本主要内容包括13章,以《规划纲要》为主线,对基础测绘发展的进展和问题、国际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态势、基础测绘发展的需求和特点、基础测绘发展的总体思路、建设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构建卫星测绘应用业务体系、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化测绘基础设施、深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进地理国情监测加快发展、加快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加强管理与法制建设、加强规划计划管理、加强投融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规划实施的协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期待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各方面全面了解、准确领会和把握《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提供参考和帮助。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技术大纲》
近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技术大纲》,为开展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南。
《大纲》提出,面向国家与经济社会信息化对测绘地理信息的重大需求,贯彻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加强基础测绘,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测绘强国”为战略方向,加强测绘科技创新与能力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技术装备和软件系统,到2020年,建成完整的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
《大纲》按照《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对现代测绘基准、多源数据实时获取、多源数据自动处理与更新、测绘地理信息智能管理与交换、测绘地理信息网络服务、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应用、测绘业务信息管理等建设内容、功能性能指标进行了设计。
《大纲》依据充分、设计内容全面、指标科学合理,具备前瞻性和可行性,符合国家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要求,对指导全国开展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圆满闭幕
1月12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圆满结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作总结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维森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超智、闵宜仁,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于贤成,副局长李朋德,局总工程师李志刚出席会议。
王春峰指出,本次会议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姜大明部长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库热西局长的工作报告,是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二是意义重大。这次会议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部署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全系统全行业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要求上来,凝聚到局党组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部署上来,全面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三是会风务实,会议把握形势准确,发展思路清晰,部署工作明确,对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一次求真务实、高效管用的会议,是一次鼓舞士气、激发干劲的会议。
王春峰强调,一是要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国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密集出台的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与举措,客观面对新挑战,不断开辟新途径,紧紧抓住新机遇,对未来五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及早谋划、科学布局。二是要树立新理念,谋划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自觉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判断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作为确定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任务的重要标准,作为把握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重点的重要原则,作为破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难题的重要举措,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三是要明确新任务,力求新突破。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从整体上把握工作任务,又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四是要巩固新成果,作出新贡献。要不断巩固和扩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果,坚持从严治党,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王春峰对认真抓好本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认真学习传达宣传会议精神。会议结束后,地方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向本地区政府汇报会议精神,各部门各单位要迅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二是要狠抓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这些工作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措施,提出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三是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督办督查和问责制度,及时跟踪检查、听取汇报、通报情况。
会上,陕西、浙江、河北、江苏、广西、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和国家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同志分别作典型发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国家局所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武汉大学、郑州测绘学校及部分企业代表,局机关全体公务员参加会议。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动态集锦】
湖南多层次传达贯彻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精神
1月14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再次学习传达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精神。厅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和部分人员参加。
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土资源部长姜大明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所作的《2015年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报告》以及副局长王春峰的总结讲话,要求各有关处室、有关单位认真学习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主动担当作为,推动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升级;要强化地理信息资源意识,充分认识地理信息数据是重要生产力,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出更多更好的地理信息产品和服务。
会议强调,各单位要按照厅党组扩大会议要求,研究确定2016年工作清单;要充分运用“五大理念”,认真仔细修改完善“十三五”规划,结合国家局重大目标,提出我省“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要研究制定推动工作落实的措施与办法,确定需要组织的会议、培训和开展的试点示范等;要建立完善台帐制度,加强调度,确定工作进展;要加强对有关工作和好的经验、好的做法的总结归纳提炼,强化宣传,为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据省国土资源厅网)
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ISO/TS 19163-1 《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第1部分:内容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该标准由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担任项目负责人,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位专家参与制定工作。
该标准依据属性特征、传感器类型和空间特性对影像和格网专题数据进行分类,为每类数据定义与编码无关的内容模型,描述每类数据必要的特征信息以及编码规则。
该标准提案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2年8月正式向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提交,通过各成员国投票后于2012年12月立项,2016年1月15日正式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成为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对我国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走向国际具有重要意义。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中国石油行业首个北斗勘探开发应用系统建成
截至1月8日,中国石油行业首套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已在中石化江苏油田平稳运行两个月,标志着国家北斗卫星示范应用项目在江苏油田正式投用。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决策部署,江苏油田成为全国油气田第一家北斗系统应用试点单位。据悉,江苏油田利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等最新技术,初步建成了具有油田车辆导航监控、管网巡线巡检、油井工况监控、油气勘查开采监测、油田数据传输监控、油田生产应急指挥、油田管网风险分析、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北斗授时等9大功能的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北斗车载导航终端”的“油区导航功能”解决了油田站库及油区道路的导航问题,该导航系统涵盖了江苏、安徽两省100多个油田站库点及油区主要道路数据,实现了油田内部生产道路与公共道路的无缝融合。通过该终端导航,可真正实现管理上“四不两直”的要求;另外“北斗RDSS车载终端”的“油区导航定位功能”解决了偏远、应急救灾状态下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对危险车辆的管控,在北斗平台上,可实时显示车辆位置和轨迹,确保了重点车辆的安全。
“北斗数传终端”是在偏远地区、应急救灾无通讯信号状态下利用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技术对油田生产关键数据进行传输,是生产信息化数据传输手段的一个重要补充。目前该终端已经成功应用于黄马采油管理区和赤岸采油田管理区的9口偏远油井,改变了这一地区无单井计量的历史,实现了这些油井的示功图数据、电机参数、井口压力数据实时传回到EPBP平台,另外,在中心平台通过北斗数传终端还可远程关闭故障油井的电机。
将北斗卫星技术应用到油田生产管理中,有针对性地解决油田生产现场管理难题,即契合国家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核心技术国产化战略要求,也实际提升了油田对现场管控能力。
(据北斗网)
中国在南极长城站首飞遥感无人机
1月18日,中国新型遥感无人机“极鹰2号”在南极长城站成功首飞。至此,中国极地遥感无人机已实现包括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和东南极中山站在内的三种不同极区环境中的成功飞行。
此次执飞的“极鹰2号”是北京师范大学最新研发的无人机,它以锂电池为动力,单次作业时间约一小时,噪音小、污染少、作业效率高,飞行高度最高可达1500米,能快速完成大面积遥感拍摄工作。
据该款无人机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此次拍摄无人机经过一小时飞行获取350余幅遥感图片后着陆,图片质量十分清晰。由于长城站周边为海洋,天气变化无常,多数时间阴云密布,遥感卫星已多年未拍摄到长城站的清晰影像。
同时,此次“极鹰2号”还完成了对企鹅岛的航拍任务。位于长城站以东的企鹅岛,由于面积较大,高分辨率航拍需要多个航线往返作业才能完整覆盖。而此次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一小时的航次内就实现了覆盖。
此次拍摄不仅精确地提取出区域内企鹅、贼鸥、雪燕等动物数量以及植被情况,还首次精确评估企鹅岛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研究全球变暖对极地的影响提供了支撑。
中国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黄华兵表示,目前有能力使用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在极地开展遥感作业的只有美国、日本、挪威和中国,其他国家用的都是微型无人机或操作简易的旋翼型无人机。
(据新华网)
QQ物联携手鞋企推出儿童智能定位鞋
1月18日,QQ物联与李宁、达芙妮、ABC Kids共同发布儿童智能穿戴产品——QQ物联儿童智能定位鞋。
据了解,QQ物联充分利用了蓝牙设备的优势,并通过物联技术结合社交网络解决蓝牙定位难题,让每款童鞋可通过唯一的二维码与家长手机QQ进行绑定,绑定后的童鞋将作为一个QQ好友在QQ联系人列表中存在。当出现孩子走丢的紧急状况时,家长可以通过绑定的手机QQ智能鞋页面提交自己手持身份证的照片和丢失儿童的资料。在后台宝贝计划与404公益的工作人员审核并确认通过后,手机QQ会向加入到“宝贝守护计划”的志愿者用户发布协助信息,只要有志愿者经过该丢失儿童身边就能接受到鞋子发出的位置信息,平台在收到位置信息后,会将最新位置发送给家长,为寻回丢失儿童提供帮助。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