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14期(总第52期)

时间:2015-04-30 17:16

 【焦点关注】

国办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意见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印发一年多来,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国家局联合发展改革委出台《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产业发展总体要求、重点领域,明确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国家局修订并印发《测绘资质管理规定》和《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将倾斜航摄、地面移动测量、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监理等新型服务业态纳入测绘资质管理;出台《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有17个省(区)政府出台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国家局明确地理信息与地图司负责地理信息产业促进工作。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增设地理信息处,负责指导地理信息综合应用服务等工作。湖北省政府建立以副省长为召集人的湖北省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浙江省建立由省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组成的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四川省政府建立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山西局成立地理信息发展处,主要负责指导和组织协调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陕西局设置产业发展处,承担促进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工作。河北局成立产业办公室,负责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建设的筹备工作。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加强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地理信息产业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地理信息企业上市融资。目前,全国有18家地理信息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实现上市。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导筹建我国首支支持地理信息企业发展的中地信地理信息股权投资基金。湖北局联合有关公司投资设立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湖北省交通银行为湖北省北斗产业发展提供10亿元的贷款授信。吉林局与交通银行吉林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金融合作,共同为扶持中小型地信企业发展提供10亿元资金的授信额度。

——产业集聚初现端倪。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80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及配套工程120万平方米正顺利推进中,签约入驻企业已达40多家。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已有52家企业签约入驻。黑龙江、湖北、山东等13个地区已经建成或正在启动地理信息产业园(基地)建设。湖南、天津、河北、安徽、广西、甘肃、山西等地正在筹建地理信息产业园区或北斗产业园。

——中介组织作用显现。各地充分发挥相关学会、协会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河北、陕西、黑龙江、河南等地成立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成立中国位置网服务联盟,并选定100个城市开展位置网互联互通和100个位置服务应用示范。湖北局组建国家级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省北斗产业发展联盟,实现资本、技术、厂商、政府四方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黑龙江局以产业园作为发起单位,联合省内外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实力的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联合成立黑龙江省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对北斗导航产业的宏观引导与把控。河南成立“智慧中原地理信息产业创新联盟”,促进产业军民融合和产学研用的协同并进。

——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据地理信息相关上市公司公布的201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已公布的11家上市公司2014年营业总收入合计66.59亿元,同比增长19.27%;净利润合计8.79亿元,同比增长24.69%。在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4%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取得这样的成绩,表明《意见》出台以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动态集锦】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来湖南调研

4月9日至11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存智,国家土地督察武汉局局长崔岩、国土资源部不动产登记局副局长何平一行来湖南,先后到长沙、浏阳、益阳等地,调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等工作。

9日,胡存智一行听取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工作汇报,省政府副秘书长张银桥主持汇报座谈会,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作专题汇报。

胡存智对湖南国土资源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湖南在推进依法行政、保障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做得很好,特别是测绘基础工作扎实,显示出特点和优势,这对今年如何在新常态下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介绍,目前全国都在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国土资源部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做好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关系到下一步改革,这次带着问题到湖南来调研,希望通过调研,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了解湖南不动产统一登记情况,进一步掌握湖南节约集约用地好的经验,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同时,了解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中如何确权、如何登记等难点问题,更好地制定相应的确权政策,为下一步的改革奠定好基础。

10日,胡存智一行先后来到长沙雨花区、湘江新区、浏阳市,实地调研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等工作。在浏阳,胡存智一行详细了解了浏阳市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情况,胡存智肯定了浏阳市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开展以来的工作,强调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重点是职责整合和信息平台建设,必须严格按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要求来操作;同时,要整合好职责机构,将人员业务划转,实现工作流程再造,有效衔接好技术管理工作。

厅领导方先知、颜学毛、厉坤、王善明、金勇章,厅相关处室负责人等先后参加调研。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金勇章一行赴株洲调研测绘地理信息工作

4月10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一行赴株洲对测绘地理信息及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调研。

金勇章一行先来到株洲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与株洲市城建档案馆,实地观摩了由“数字株洲”地理空间框架提供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的“数字城管”系统与“数字地下管线”应用系统。

“数字株洲”地理空间框架已建成使用两年零八个月,基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全新的在线服务方式,分别通过市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向“数字城管”、“数字地下管线”、“数字公路应用系统”、“警用地理信息平台”等应用系统提供了地理信息数据服务。目前,株洲市局全面建成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初步实现市局、县(市、区)局、中心所三级联网,部分业务实现电子政务平台与“一张图”系统无缝集成、业务审批图动态关联。在完成“一张图”基础平台建设后,先后启动了综合监管、耕地保护、地灾应急管理等专题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真正实现了资源开发利用“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总体格局。

金勇章对株洲的测绘地理信息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抓好工作落实,重视地理空间成果的运用,深化地理信息在市情监测中的运用,要在数据更新,地理市情监察,国土云平台的建设上下功夫;二是做好已有地理信息应用系统的展示和培训工作,推进应用,让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最大化,造福全社会;三是株洲市各资质测绘单位要开阔眼界,立足本身的优势,优化人才结构,在拓宽产业链上开足马力,争取走出去,做强做大。

厅基础测绘处处长邓玲,测绘行业管理处处长王宽苏,信息中心主任贺安生,株洲市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若愚,党组成员、副局长丁桂云,测绘局局长陈焱等陪同调研。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湖南省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正式启动

4月14日,湖南省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动员会在长沙召开,它标志着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正式进入为期4个月的标准时点核准阶段。湖南省普查办主任、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金勇章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省遥感中心关于标准时点核准试点区湘潭市湘潭县、雨湖区、岳塘区试点工作的汇报,对汇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还对标准时点核准影像分发计划和普查成果与二调成果对比分析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活动要求,并就标准时点核准的工艺流程、方法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培训。

会议要求,要充分认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做到“精神领会好,要求掌握好,工作落实好”。深入学习领会张高丽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和库热西局长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工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把标准时点核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全省标准时点核准工作将在2015年8月15日前完成。根据部署,本次普查标准时点核准,一是要核实从数据采集到标准时点阶段发生变化的内容,二是要核准各类内容的正确性,三是要补充新增内容。从而消除普查前阶段由于资料时效性和外业局限性等导致的现势性参差不齐的现象,使普查成果尽可能反映普查标准时点的状态,为普查数据统计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数据基础。本次标准时点核准工作还将建立带有统一时间信息的本底数据库,为今后的长期监测服务。

湖南省普查办各工作小组组长,各普查任务承担单位分管普查的领导、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测绘学科编委会成立

4月1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测绘学科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李维森,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陈俊勇、宁津生、许厚泽、李德仁、高俊、刘经南、王家耀、杨元喜、李建成、龚健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主任蒋丽君,及来自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单位的近3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中国大百科全书》作为国家级大型出版项目,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标志性、创新性工程,是国家科技和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李维森对编纂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强调《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一部内容全面、知识权威的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希望各位专家以高度的责任感,高质量地完成测绘学科的编纂工作;二是要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紧密联系,把各项要求总结归纳好,制作时间规划表,掌握好时间节点,为按时完成编纂工作打好基础;三是要选好各分支学科编写组的主编、副主编的人选,明确职责,稿件撰写既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又能让读者易于阅读和理解;四是要充分发挥编辑部的作用,编辑部要多注意发现各分支学科的交叉点和遗漏处,及时向编委会提出调整建议;五是要认真仔细地斟酌学科及各分支学科的名称名词,杜绝随意性,多思考多讨论,集思广益,从而既保证科学性,又能体现测绘地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测绘学科编写工作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负责组织协调,依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具体开展,在中国科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及国家局的指导下,由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分组分阶段共同完成。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影像控制点数据库辅助正射影像生产技术培训举办

4月7日至9日,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影像控制点数据库辅助正射影像生产技术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司长白贵霞出席并作培训动员讲话。

培训会指出,高效率、高精度地完成遥感数据获取和正射影像生产是标准时点核准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影像控制点数据库建设是为规范管理和持续利用普查控制点资料、高效生产正射影像成果而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位学员要认真学习,熟练操作,并继续做好本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此次培训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详细介绍了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影像控制点数据库设计、建库、更新、部署与维护,结合标准时点核准遥感影像处理的需求,对正射影像纠正等技术进行了培训。培训还根据各个单位的特点,选取了生产中常使用的Geoway CIPS、Pixel Grid、DP Grid、PCI、ERDAS和Pixel Factory等软件,演示在影像控制点数据库辅助下的正射影像纠正技术。培训班针对学员提出的技术操作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答疑,并组织了全员上机考核测试,以检验学员对影像控制点数据库的部署、建库和辅助正射影像生产等内容的学习效果。

本次培训班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举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承办。来自全国31个省级地理国情普查办及重庆测绘院的生产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共109人参加本次培训并通过了技术考核。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地理信息技术为城市供水提供智慧管理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作为城市“生命线”的供水管网也日趋庞大复杂,如何保证其安全、正常运行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由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MapGIS K9供水管网信息系统,不仅提升了供水企业管理维护效率,更为城市的供水管网的规划、应急等提供了高品质决策服务。

该供水管网信息系统,以城市基础地形图和供水管网数据为核心,实现供水管网空间和属性数据统一动态管理,帮助管理者直观、全面的掌握供水信息资源的类型、数量等信息,可以在系统地图上对地下管线的横、纵断面图进行查询和三维可视化浏览,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情况查询服务,从而实现对供水信息资源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可为城市供水抢修提供智能化决策。该系统在每个进出水管处安装了在线流量仪来检测进出水量,对系统内的管网分区域进行水量统计,确定该区域自来水的漏损率,进行用水量等因素分析,进而可以快速判断该区域管网是否出现爆管、漏水等事故现象,并第一时间做出应急维修方案。

目前,该系统已在武汉东西湖自来水公司、十堰东风自来水公司、咸宁联合水务有限公司等多家湖北省内供水企业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延伸到湖南、江苏、四川等其它省份。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14期(总第52期)

693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