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9-16 08:45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培训班在青岛举办
9月8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校(管理干部学院)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局长培训班在青岛举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党校校长、管理干部学院院长王春峰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局所属单位的近40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班。
王春峰指出,强调和重视党校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一贯做法。此次培训班旨在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和“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使大家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党性修养、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切实提高理论素养和领导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当前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是立足“十二五”、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期。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形势;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中心,不断深化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要大力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战略拓展,扩大数据覆盖、加快数据更新、丰富数据内容;要认真谋划测绘地理信息“十三五”事业发展,以时不我待的胆略和勇气,扎实把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王春峰强调,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进一步弘扬测绘精神的昂扬正气,让测绘精神传承发展、幻化光芒;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王春峰要求,领导干部要十分重视党校学习的重要作用,要深入学习,提高能力,用坚定的信心和过硬的本领破解难题、开拓未来;要联系实际,积极思考,以世界眼光、战略眼光审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前景;要学以致用,努力实践,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坚定方向,胸怀全局,创新性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为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做出新的贡献。
本次培训班为期10天,既有“三严三实”与共产党员修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济“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反腐倡廉等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又有北斗导航进展及应用趋势、科技创新与测绘重大工程建设等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前沿,还有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新特点、世界宗教发展及影响等社会、经济、文化动态。组织学员赴中国国家高程基准点、青岛党史纪念馆现场教学。学员还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学习、交流从政经验、分享读书体会、交流学习心得。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国家局举办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训班
9月8日至11日,2015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训班在哈尔滨市举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于贤成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于贤成强调,带头人是测绘地理信息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骨干力量,是国家局重点培养的青年对象。国家局党组高度重视带头人培养工作,通过制定培养目标、定期考评增选、优先推荐申报高一级人才项目、开展境内境外学术交流、资助带头人科研计划等措施推动带头人队伍发展。截至目前,国家局带头人中,有3人当选院士,有6人次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0余人次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1人入选国家局科技领军人才,20余人入选特支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1人在国际组织中任职,其中3人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广大带头人在重大工程实施、核心技术攻关、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骨干和带头作用,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于贤成希望带头人切实发挥好带头作用。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抓好廉政建设,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干净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二要勇于创新钻研,攀登学术高峰。发扬“安、专、迷”精神,追求“高、精、尖”成果,勇于科研创新。三要主动传帮带,建好科研团队。
于贤成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承担起培养带头人的责任。高度重视带头人培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和完善带头人培养目标,从人才引进、评价等各个环节中加强梯队建设,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保持带头人队伍的持续发展。
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00余名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参加了为期4天的学术培训与交流。4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重点讲解了测绘地理信息重点工作和前沿知识;30多名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作了业务交流。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2015年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即将开考
2015年全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将于9月19日至20日,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时举行。据不完全统计,经审核符合条件的31750名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考试,报考人数较前两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共设《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案例分析》3个科目,分别于19日下午、20日上午和下午进行。在一个考试年度内3个科目全部合格的考生,由国家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
多年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推动下,注册测绘师执业资格制度不断完善,《注册测绘师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已于今年1月正式实施。根据《办法》有关规定,注册测绘师注册工作现已全面启动。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
“世界大地图集库图一体化编研”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8月31日,“世界大地图集库图一体化编研”项目启动会在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李朋德副局长出席会议,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和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世界大地图集库图一体化编研”项目是中图集团首次承担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项目通过多源多类数据集成和融合,建设世界大地图集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项目研究地图整合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的立体化超媒体表现形式,创造性地编研集科学、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立体化超媒体世界大地图集。该图集是我国向社会公开发布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的首部世界大地图集,不仅填补国内空白,并且能够为辅助领导决策、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应急保障、外交事务、国际交流等诸多领域提供世界范围的地理信息服务,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测绘地理信息全球化服务能力。
李朋德副局长对该项目设计框架及数据基础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集团要按照“边研究、边应用、边更新”的思路抓好项目实施,重点做好项目的标准化工作,将项目建设成为创新引领、质量一流和世界权威的世界大地图集,把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产品和服务,通过资源和知识产权的积累和保护,全面提升集团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湖南省全面完成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省级验收
9月13日,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全面通过省级验收,按时保质完成了国务院普查办明确要求的阶段性普查任务。
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任务区覆盖全省行政区域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根据普查任务要求,通过验收的成果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遥感解译样本数据以及元数据。目前,湖南全省范围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建库预处理工作全部完成,待国普办建库指导组检查确认后向国普办汇交成果。
下一阶段,湖南将集中专业技术力量,开展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本底数据库建设;开展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分析,深入推进普查成果应用;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为省市县各级领导机关和部门科学决策、制定战略规划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资源保障服务。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省厅对永州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工作进行调研
9月6日至7日,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一行到永州调研测绘地理信息推进等相关方面工作。
6日,金勇章一行先后察看了市国土资源局虎岩国土资源所、冷水滩区国土资源分局珊瑚、上岭桥中心国土所信息化建设及使用情况,并与工作人员就测绘地理信息化在国土资源工作中的应用与推广进行了交流。
7日,金勇章副厅长一行参加了数字新田三维建模验收会。在市局组织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金勇章听取了市旅游局关于推进数字永州智慧旅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宁远县政府关于数字宁远建设等工作情况的汇报及永州市局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情况汇报,对永州市局相关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永州市局党组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所做的努力。他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在信息化条件下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必经之路和必然之路,希望:一充分认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二强化机构队伍建设。三大力推进部署当前重点工作,即大力推进“数字永州”应用,充分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推进数据交换共享;大力推进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加强“十三五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将大数据中心、云平台、市县一体化、地理国情监测等都纳入“十三五规划”中;大力推进“一张图”工程建设和应用。四加强专业人才建设。五省市共同加强培训。六加强工作的总结和宣传。七发掘培养和推荐典型。
厅基础测绘处、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永州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海凇等陪同调研。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第五期地理信息大讲堂开讲
9月9日,第五期湖南测绘地理信息大讲堂在省地质博物馆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为现场观众作了题为《传感网与实时GIS技术及其在地理信息国情监测中的应用》的讲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出席并主持大讲堂。
龚健雅院士是当前我国测绘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在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包括:提出了GIS中的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和互操作模型,引领了面向对象GIS和面向服务GIS的发展;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大幅提高了遥感影像几何定位精度;基于自创的理论与模型,自主研发了GIS基础软件与网络服务平台以及遥感地面处理系统,解决了国家重大需求。
龚院士在讲座中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对地观测传感网及其关键技术,以及实时GIS关键技术和定量遥感技术,详细阐述了省级地理国情监测主要任务和技术路线。
龚院士指出,当前社会,地理信息技术开始从地理信息系统向地理信息服务发展,静态地理信息向动态时空地理信息发展,物联网、传感网、地理国情监测、智慧城市、智慧地球都需要实时接入、处理和管理各种地球观测信息;有线网与无线网络以及互联技术为各种传感器的接入奠定了技术基础,云技术和云服务技术为海量数据管理与计算提供了基础平台,但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实时提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是我们专业人员面临的挑战。
讲座结束,龚健雅院士与中南大学、厅综合研究处、基础测绘处、测绘行业处、地理信息处及省第二测绘院、地质测绘院相关负责人面对面座谈。金勇章副厅长向龚院士详细介绍了省厅在地理国情监测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邀请龚院士对湖南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来自厅直属测绘单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以及省内部分高校的测绘地理信息专家共200余人参加了大讲堂。
(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网)
智能化塔机监控管理系统对接北斗卫星终端
日前,江麓公司智能化塔机监控管理系统首台北斗终端样机研制成功,首次将塔机监控管理系统与北斗卫星终端对接。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塔机卫星定位设计完全依赖国外卫星定位系统GPS终端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技术制约。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满足塔机使用的需要。将北斗终端定位技术融入到塔机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中,除实现系统原有功能外,同时可实现卫星定位、远程数据传输、远程监视、远程控制、远程故障诊断等一系列功能,使监控管理系统更加强大,不仅可降低对国外卫星定位产品的依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同时对振兴民族工业意义重大。
(据湘潭日报)
新北斗探空系统“探测”高空更准确
9月7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我国新研制北斗探空系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体现出优异的探测可重复性水平,设计工艺已趋于成熟。
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了基于北斗定位系统测风的新型探空仪的研制,对探空仪温湿压传感器进行了整体换型,并采用北斗—GPS混合导航模式进行了包括高度和风的测量。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地面与高空观测室主任曹云昌说,经与RS92型探空仪对比试验证明,新型探空仪温度传感器采用真空溅铝防辐射涂层的珠状热敏电阻,改进了传感器支架结构和辐射订正算法后进步明显,整体不确定度为0.22℃;湿度传感器采用E+E公司的湿敏电容,改进了温度订正方法;气压传感器采用美国精量电子硅压阻并与卫星定位高度混合计算气压;风向和风速采用两种卫星混合定位。
“与RS92探空仪相比,新型探空仪除湿度外,各要素准确性水平与其基本相当。” 曹云昌说,中国气象局对单北斗导航卫星定位测风性能进行了试验评估,结果证明,其总体共计风向和风速不确定度为3.6°和0.34m/s,能够满足高空气象气候业务的需求,具有较好的业务可用性。
下一步,试验组将开展包括湿度传感器低温订正算法和气压探测方法等算法研究工作,提高探空系统的探测准确性水平。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