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40期(总第78期)

时间:2015-11-14 16:56

【动态集锦】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网上展览开通

10月30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网上展览开通仪式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宣布展览正式开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了最新版1:5万、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最新版1:25万公众版地图成果,宣布正式启用2015版天地图,并与12个中央部委、相关单位签署地理信息共享合作协议。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出席开通仪式并致辞。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戴东昌,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刘华,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刘军,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王春峰、李维森、闵宜仁和总工程师李志刚出席开通仪式。开通仪式由王春峰主持。

库热西指出,近年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积极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应用和共享,强化部局、局省、军地和有关单位的业务协同与合作共享,取得明显成效。此次与12个中央部委、相关单位集中签署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是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化地理信息大数据应用、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与资源整合、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库热西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以公告的形式,向社会宣布正式提供2015版国家1:5万、1:100万基础地理信息成果和1:25万公众版地图成果,启用2015版“天地图”。这些成果是国家公益性地理信息成果和服务平台,欢迎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广泛使用,并以此为基底开发出更多、更丰富、更鲜活、更适用的地理信息应用新产品、新服务。

库热西简要介绍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近年来在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并通报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将主要依托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分级分类、最大程度、逐步开放基础地理信息资源,鼓励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在优化公共服务方面,将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加强陆、海、天、空、地一体化的地理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建设,推进各级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的大数据“富矿”。打造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数字(智慧)城市和应急测绘等行业品牌,为社会提供数据丰富、更新快速、实用好用的公益性产品和服务。在应用安全监管方面,将妥善处理好维护安全与深化应用的关系,完善涉密基础地理信息使用审批、跟踪检查等安全监管制度,强化多级联动、部门协作的安全监管机制,开展安全评估,建设监管一体化平台,增强网络空间数据主权保护能力。与此同时,将大力推进合作共享,加快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军队与地方、行业内与行业外等各方面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落实相关战略协议,建设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在务实合作中共同推进应用、在深化应用中加强互利合作,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地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库热西、闵宜仁代表国家局与12个中央部委、相关单位集中签署地理信息共享合作协议。协议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无偿或者优惠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服务,相关部门无偿或者优惠提供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专题地理要素数据与服务;二是根据共享合作进展情况和工作需求,适时启动国家信息化等相关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请立项工作;三是双方分别指导省级相关部门开展合作,鼓励进行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以及联合开展专题数据资源建设、项目开发等。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网目前已搭建完成1个主展馆、1个地图展馆、31个省级展馆和36个企业展馆的展馆集群,共计16300余件展品,涉及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建设成果以及在国土、水利、民政、气象、农业、环保、教育、卫生、财税等20余个领域的应用服务。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工作座谈会召开

10月30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工作座谈会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闵宜仁参加会议并讲话,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7个单位的负责人作大会交流发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局机关各司室及所属单位,部分地理信息企业的代表参加座谈。

闵宜仁强调,“十三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工作总的思路是:在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以公益性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为核心,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为着力点,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开放、应用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地理信息+”战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化深层次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工作要转变观念,大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强化整合,加快各级各类地理信息资源的共享;面向需求,不断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突出重点,着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深层次应用;注重监管,为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十三五”时期,要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通过扎实的工作,努力认清新需求、明确新要求、取得新发展、解决新问题。

与会代表围绕地理信息应用政策、天地图建设与应用、地理信息深层次应用、地理信息共建共享等积极发言,展示各地各单位在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工作方面的亮点,交流工作经验,推广典型做法,并就促进共建共享、妥善处理应用和保密关系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会上,闵宜仁宣布了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网上展览优秀设计示范展馆、优秀设计展馆和优秀展品名单,并公布了第三届天地图应用开发大赛获奖名单。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编制并发布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分阶段逐步建成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和民生改善的发展要求。

《规划》提出了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分阶段逐步建成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布局合理、全球覆盖,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行业和区域重大应用需求,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和民生改善的发展要求。其中,“十三五”期间,构建形成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大系统,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十四五”期间,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业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特别指出,到2020年,建成由35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形成优于10米定位精度、20纳秒授时精度的全球服务能力;统筹部署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整合已有的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资源,建设国家级多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网,提升系统增强服务性能,具备我国及周边区域实时米级/分米级、专业厘米级、事后毫米级的定位服务能力;综合集成地理信息、遥感数据、建筑、交通、防灾减灾、水利、气象、环境、区域界线等基础信息,建立全国性、高精度的位置数据综合服务系统;建设辅助定位系统,实现重点区域和特定场所室内外无缝定位。

此外,积极开展行业、区域、产业化、国际化及科技发展等多层面的遥感、通信、导航综合应用示范,加强跨领域资源共享与信息综合服务能力,加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其他新技术、新应用的融合,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新型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制定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技术与产品的政策和标准。

(据北斗网)

第十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北京开幕

11月3日,第十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互联网+’智慧城市”为主题,汇聚了智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学者、技术领先企业,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设最新技术和方案,深度探讨“‘互联网+’智慧城市”未来生活,为下一阶段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服务。

本届大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为支持单位。大会设置一个主论坛和九个分论坛,分别是:智慧城市高峰论坛、大数据与智慧城市论坛、智慧城市共性支撑技术及应用论坛、智慧城市公众服务应用论坛、智慧型“数字城管”暨社会综合管理与服务论坛、智慧城市运营及投融资互联网金融论坛、信息网络安全高层论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论坛、BIM技术深度应用与发展论坛、城镇智慧供热技术与应用论坛。

大会组委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表示,此次大会有针对性地设置这些行业论坛,就是倾听嘉宾和专家的思想理念,展示知名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多元观点,学习产业领袖和技术专家的创新智慧,在大数据的新常态条件下,在观点碰撞之中,交流“‘互联网’+智慧城市”的发展经验,探讨智慧城市发展新思维、新举措。

(据3sNews网)

面向西部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员新技术培训班举办

10月29日至30日,2015年面向西部地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新技术培训班在贵阳举办。培训班由局人事司承办,局继续教育中心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协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于贤成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局人事司及局继续教育中心、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有关负责人出席开班式。

于贤成指出,近年来,包括贵州在内的西部省份把测绘地理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人才规模稳定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素质逐步提高,但是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人才数量和质量依然不能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对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多年来通过对口支援、交流挂职、加强培训、送教上门等措施,对西部地区实施人才援助和智力支持。自2001年以来,已先后在青海、广西、重庆、云南等9个省份举办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为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

于贤成强调,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进入改革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提供了宽阔的干事创业空间和舞台。他希望贵州省广大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测绘人的殷切希望,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宏观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潜心钻研、不断创新,力争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培训班围绕国家局当前中心工作,邀请4位知名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辅导,培训时间紧凑,课程内容丰富,组织管理到位,取得良好效果。来自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直属测绘事业单位、全省甲、乙级测绘资质单位和9个市(州)国土资源局测绘管理科室的150余名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首届地方研究生创业论坛在信息工程大学举办

10月28日,由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大众创业、产业振兴”为主题的首届“地方研究生创业论坛”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国内29家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的50余名代表和该校200余名测绘地理信息学科无军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领域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紧密联系,为企事业用人单位和军校地方研究生之间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论坛举办期间,多家国内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知名企业以高薪重用为条件招揽人才,并现场签订协议。论坛邀请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人员作主题报告,邀请了4名企业经理人作创业报告,4名企业代表作技术报告。与会人员参观了信息工程大学军事测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观看了测绘地理信息仪器产品展。

(据中国测绘网)

《测绘学报》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10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公布了201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名单。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测绘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测绘学报》荣获201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这是继2004年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后,《测绘学报》第二次获此殊荣。

2014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14年度收录的2383种学术期刊中,采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评选出的中国100种最具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编制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2014年《测绘学报》核心影响因子为1.736,核心总被引频次为2210,综合评价总分为70.10,在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类期刊中其核心影响因子和综合评价总分均名列第一位。

《测绘学报》创刊于1957年。近60年来,该刊始终秉持“尊重科学、弘扬学术、追求卓越、求实创新”的办刊理念,紧紧站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的前沿,积极倡导和鼓励科技创新,在积累和传播科研成果,总结和推广测绘地理信息先进技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5年第40期(总第78期)

693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