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集锦】
全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12月9日至10日,全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工作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总结“十二五”全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建设成就,谋划“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共商改革创新发展方向。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路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李志刚主持会议。
王路表示,海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不断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体制,关心、支持海南省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和项目进展。近年来,海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布局和重点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广泛应用,为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宏观管理决策、重点工程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及时、可靠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李维森说,“十二五”是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全国统一思想、上下联动、硕果累累的五年。在国家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观大势、谋大事、强基础、利长远,凝神聚力、砥砺前行,推动全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顺利推进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事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二是实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常态化,资源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三是初步建成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事业发展之基更加牢固;四是深化数字(智慧)城市建设与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五是加快发展省级基础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六是加快推进海岛(礁)测绘,基础测绘初步实现由陆向海的战略拓展;七是推动成果深入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回顾“十二五”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深化资源储备是提升基础测绘能力的关键,实施重大项目是推动基础测绘发展的重要支撑,拓展应用服务是彰显基础测绘价值的重要标志,协作共建是形成基础测绘发展合力的重要途径。
李维森强调,“十三五”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建设工作寄予新期待;发展新理念为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建设工作提供了新指引;新常态下基础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面临新需求;新技术为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建设工作增添新动力;事业转型升级对基础测绘地理信息建设工作提出新要求。
李维森指出,“十三五”期间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工作应着力做好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全面推进地理国情监测,要开展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和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深化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二是加强测绘基准建设和管理,要持续完善测绘基准体系,提升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服务系统服务能力,加强基准站管理;三是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更新,要持续开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加快省、市级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更新;四是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型升级,要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做好技术支撑,推动建设成果应用;五是统筹协调航空航天影像获取,要推动遥感影像统筹获取与共享应用,按需获取不同类型影像数据;六是拓展基础测绘内容,要拓宽基础测绘工作范围,补充和完善要素类型,拓展产品种类;七是强化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督管理,要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强化质检仪检能力建设。
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全面总结、科学谋划;二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三要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四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五要强化质量、确保安全。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国家局有关司室、所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河北、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海南、四川、甘肃等地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2015周边国家陆地边界工作测绘技术国际培训班举办
受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委托,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5周边国家陆地边界工作测绘技术国际培训班”于11月16日至12月4日在北京、武汉两地成功举办。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以及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出席开班式并致辞。
李朋德指出,新时期下,要对边界有新的认识,边界既是两国领土的划分,也是双方交流的门户、合作的桥梁。清晰划定的边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友好交流。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最长、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也是边界问题最复杂的国家之一,这对边界测绘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利用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定期开展边界地区联合测绘,可以使边界管理更加现代化、精准化。
李朋德强调,要加强边界测绘方面的技术交流,共同提升国家边界测绘能力;希望与周边各国联合开展边界地区测绘工作;要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地理信息保障服务,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边界管理提供支持,逐步建立智慧边界。
李朋德表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愿意为区域发展提供和共享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促进周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的共同发展。
本次培训班,围绕边界工作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和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发展,为学员讲授了边界信息化管理、海洋划界、陆地划界、地理信息应急服务、动态更新、地理国情监测、大地测量以及全球地表覆盖等技术,还组织学员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和总结发言。此外,培训班还参观了中国测绘科技馆、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地图有限公司、国信司南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维世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
培训班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在边界测绘工作中的交流合作。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中测新图杯”地理国情普查故事会征文评选结果出炉 我省取得骄人成绩
由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测绘宣传中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管理信息中心、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共同承办的地理国情普查故事会征文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评委会共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组织奖3个。
我省在此次活动中取得骄人成绩。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荣获该项活动组织奖。由宣传中心选送的省第二测绘院胡静作品《对不起,没能陪你》获得二等奖,省第三测绘院刘许生作品《崀山遇险》和遥感中心罗建强作品《灯光》分别获得三等奖。我省成为此次活动中获奖最多的省份之一。
据悉,“中测新图杯”地理国情普查故事会征文活动历时6个月,共收到全国各省份稿件335篇。形式各异的普查故事深入挖掘了广大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在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外业工作中的感人瞬间,展现了测绘地理信息人的精神风貌。其中,50余篇稿件,包括我省选送的多篇稿件先后刊登在《中国测绘报》“地理国情普查故事会”专栏。
(据省国土资源厅网)
“一图秀·湖南”地图文化创意活动圆满落幕
2015年是国际地图年,省厅与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一图秀•湖南”地图文化创意活动。近日,该活动正式落下帷幕并在长沙举办了总结表彰座谈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省地图院负责人介绍了此次活动的相关情况,厅科技与对外合作处负责人宣布了评选结果。随后,特等奖获得者,来自长沙理工大学的李小昱和来自衡阳市局的吴斌晖、长沙理工大学的徐亚丹两位一等奖获得者分别介绍了相关作品的创作历程。
据悉,此次地图文化创意活动今年8月正式启动,旨在展示湖南经济发展建设和文化成果,发现和激励更多的地图文化创意人才,促进地图文化创意成果孵化和转化,进一步丰富地图科普价值的传播。截至10月底,活动共收到了正式提交的作品近100件,其中大部分来自省内高校和测绘资质单位。参赛作品有手绘地图、实物地图、APP等多种形式,形式多样,创意无限。经过专家评选,《湖南省抗日战争遗迹图》等30件作品脱颖而出。
教育厅高校处负责人对获奖者表示祝贺,希望省内高校把握好立德树人的方向,希望大学生们加强与各单位、企业合作,积极投身实践,增长才干。
金勇章表示,两个厅局联合推动,开展了一次很有意义的创意活动,是一次有益尝试。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的进步,为地图创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希望能与省教育厅继续合作,加强宣传,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进来,使地图文化创意活动常态化,打造湖南地图文化创意的金字招牌。
(据省国土资源厅网)
长沙实现超大幅面地图当地印制
近日,超大幅面《福建省地震构造图》在湖南地图印制有限责任公司下线,这是全国由专业地图印制机构印刷的首张超大幅面地图。
随着地图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化和大型化成为地图发展的两大趋势。超大幅面印刷是地图大型化的重要手段。超大幅面地图因其要素详细、一览性强、不受电力和终端设备影响等优点,在人员众多的会议研讨或现场决策、环境恶劣的抢险救灾等领域应用广泛,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超大幅面地图的印制一般交由普通的包装印刷企业完成,难以确保地图的印刷质量和保密安全。作为国内唯一的专门地图印制机构,湖南地图印制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推进地图印制向自动化和大型化的技术改造,提高地图印制的质量和尺寸,发挥了该公司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行业的优势。
(据省国土资源厅网)
湘西自治州政府召开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
12月7日,湘西自治州政府在龙山县召开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省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湘西自治州政府副州长李平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对近年来湘西自治州数字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数字城市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上,金勇章副厅长充分肯定了湘西自治州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及成效,希望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继续加大对数字城市的建设力度,要求各部门充分认识到数字城市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表示省厅将继续加大对湘西州数字城市建设在基础数据、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李平副州长要求各县市将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中,实现“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升级转型,全面服务“互联网+湘西”,并强调要将行动落实到解决问题与推进工作中来,将数字县域建设纳入州政府目标管理考核,2017年底前完成全州数字县域建设任务。
会上,花垣县、泸溪县分别就数字城市建设情况作了工作汇报,龙山县、凤凰县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州国土资源局与龙山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数字龙山地理空间框架共建共享协议。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数字长沙”建设的示范片。
省厅有关处室,湘西州政府与有关部门,8县市分管县市长以及国土资源局局长,龙山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约150人参加推进会。
(据省国土资源厅网)
数字怀化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
12月8日,数字怀化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至此,全省14个市州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工程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
数字怀化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测制了怀化市城区及周边142.8平方公里1:500数字线画地图、204.2平方公里的1:1000和1:5000数字线画地图,获取了城区及周边755.6平方公里0.5米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建设了核心城区10平方公里的三维模型,采集更新了全市地名地址数据,建立了完善的、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结束了怀化市长期以来缺乏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和现势性强的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历史。项目建成了具有在线调用、零码组装、二次开发等特点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基于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开发对接了公安警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土地综合监管、矿产资源综合监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等应用示范系统。
数字怀化地理空间框架的建成,将有力提升怀化市信息化水平,为智慧怀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对领导科学决策、城市精细管理、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验收会后,举行了成果发布与应用推广会。省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怀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亲鹏出席会议并共同启动了数字怀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厅有关处室、怀化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国土资源局等有关负责同志共计100多人参加会议。
(据省国土资源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