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测绘地理信息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6年第34期(总第119期)

时间:2016-09-29 08:09

【动态集锦】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局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金风送爽,大地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在即将迎来伟大祖国67华诞之际,9月28日上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建局60周年座谈会,共同庆祝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局60周年。与会代表欢聚一堂,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国测一大队回信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部署要求,回顾测绘地理信息事业6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不忘初心,发扬传统,开拓创新,再立新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家局原局长金祥文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国家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主持,国家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维森、宋超智、闵宜仁,副局长李朋德出席座谈会。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副局长翟跃欢出席座谈会。

库热西在讲话中全面回顾了60年来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取得的十大成就,总结了发展进程中的八大经验,揭示了积累的宝贵经验为继续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提供的重要启示。他指出,新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来之不易,积累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高度重视,得益于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注、鼎力支持,是一代又一代测绘地理信息干部职工团结奉献、接续奋斗的伟大结晶。他代表国家局党组,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各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开创和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和英烈、模范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奋战在神州大地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岁月如歌忆峥嵘,继往开来谱新篇。库热西强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提出更旺需求,干部职工对事业发展寄予更多期待。面对机遇与挑战,要牢记使命、乘势而为,全力提高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面向未来一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他强调,面对越来越近的强国梦想,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再立功勋、续写辉煌,奋力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金祥文表达了一名老测绘工作者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王政,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局长陈建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四地形测量队退休职工侯振荣,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肖学年,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扬,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摄影测量与遥感所所长张力也动情地畅谈了关于国家局建局60周年的深刻体会,表达了承前启后、砥砺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与会领导和同志还观看了建局60周年宣传片——《经天纬地60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内蒙古、安徽省测绘局,北京、天津、上海测绘院主要负责同志;国家局所属京外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局机关全体干部、在京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有关院士、企业、院校、老职工、青年技术骨干代表;局机关离休、退休党支部书记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在成都举办

9月28日,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在成都隆重举行。近百位业内院士、专家、企业家,以及来自全国和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业界代表,围绕“星参北斗、位联世界”的主题举行高端论坛,就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与大众服务、北斗+天基信息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监测等热点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创新成果,展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最新技术成果、产品和应用案例,共同推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跨越发展。

开幕式上,表彰了2016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产品奖、2016年“高德杯”优秀论文获奖作者,宣布了2016年度地图导航定位产品推荐名单。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虹佳华、国家电网、新加坡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签订了推进北斗应用合作的框架协议,深圳龙岗区政府、中科北斗技术研究院、中城新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三方签订北斗+天基信息应用领域的研究机构和基地落地深圳的共建协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与深圳龙岗区政府签订协议,确定2017年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将在深圳举办。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启用四川省北斗高精度定位数据播发系统,向大众用户提供亚米级精度位置信息服务。

高层论坛上,李德仁院士、刘经南院士、李建成院士、冉承其主任以及产业专家、企业家就北斗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互联网+空天信息服务、泛在位置服务、大地测量与导航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大数据时代等主题做了精彩报告。会议期间还举办了7个分论坛,包括北斗百城百联百用分论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与大众服务分论坛、北斗+天基信息应用分论坛、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创新分论坛、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监测分论坛、GNSS国际应用分论坛、北斗应用军民融合分论坛,著名专家、企业家悉数到场,与众参会代表面对面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共享产业发展最新成果。

年会展览会同期举行,有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参展。会议期间还颁发了“北斗奖”,以表彰为我国卫星导航定位领域做出年度性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数字衡阳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9月21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在长沙组织专家对“数字衡阳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项目进行评审验收。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国土资源厅相关处室与衡阳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测绘司、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省经信委、湖南师范大学、衡阳市电子政务办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工作和技术报告,审查了相关文档,观看了系统成果演示,经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设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项目成果实现了多项创新,同意通过评审验收。

专家组认为:项目建立了一套标准体系,建成了数字衡阳时空信息大数据中心,搭建了数字衡阳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多个市县一体化示范应用。项目成果技术指标达到了项目设计要求,并具有多项创新与特色:采用云GIS技术构建的数字衡阳市县一体化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实现了市县地理信息一体化管理、共享和协同服务;制定了完整的市县一体化标准体系;创新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管理机制;创建了基于标准体系的“一键制图”技术。项目成果在衡阳市县一体化数字县域建设中得到初步应用,可以减少县级数字城市建设的资金投入,解决县级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缩短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周期,降低县级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门槛,提升地理信息共享应用效益,为全国其他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据中国测绘网)

首个北斗区域示范工程——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完成

9月27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与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联合在上海组织召开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验收总结会,标志着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的圆满完成,这也是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实施的北斗应用示范中首个完成并通过验收的北斗区域示范工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委员、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上海市周波副市长出席会议,充分肯定示范工程取得的重大成果,并共同为“上海北斗导航创新研究院”揭牌。来自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矫正管理局、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青浦区政府、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在沪卫星导航骨干企业以及黑龙江省科技厅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30余人参会。

会议听取示范工程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和检查验收情况汇报,上海市青浦区和示范工程任务承担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围绕示范工程取得的成效和后续工作考虑做交流发言。会议一致认为,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示范任务,示范成果显著,带动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示范效果。周波副市长表示,开展北斗应用示范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行动,上海要在示范工程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创新机制、大胆尝试,带头大力推进北斗系统在包括上海政府部门、直属单位在内的各领域应用推广。杨长风总设计师指出,要认真总结长三角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的做法和经验,为后续示范工程实施提供有益指导;要高度重视北斗应用创新,走出一条发挥北斗特点、满足社会需求、富有中国特色的北斗应用创新之路;要有效整合上海卫星导航科技力量,充分发挥资源集聚的优势,打造成北斗导航科技创新中心;要积极构建北斗应用服务体系,努力在卫星导航应用中实现“三融”,即融网络、融数据、融终端。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

首批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全面启动

9月27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组织召开了首批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启动会,对局直属单位牵头的4项2016年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进行了集中动员部署。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提出要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单位和各项目及课题承担单位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参会。

2016年,在国家开展的首次“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征集工作中,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主动跟进、密切跟踪,在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的积极组织和局所属有关单位的不断努力下,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单位牵头,4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基于国产遥感卫星的典型要素提取技术、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与海洋导航新技术、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研究及应用示范以及国家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等4项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成功立项,共获得科技部经费支持超1.5亿元。

上述项目将在国产卫星影像境外高精度无控制定位与反演、信息自动识别和快速提取、海底大地测量基准建立和陆海基准的无缝连接、全球定位系统与室内定位系统无缝集成的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技术、大比例尺地图与建筑物室内场景多尺度数据可视化融合以及时空信息基础设施规范化建设与信息交互服务、时空信息分类编码、数据获取、处理、共享、集成与应用服务方面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集中攻关,并构建起构建陆海(含海底)一致的、连续动态的海洋区域高精度大地测量基准和位置服务系统、全球典型要素提取的技术体系、一体化综合减灾智能服务系统,建立支撑国家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与评价技术标准体系。

此次获得立项的项目及课题对于实现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提升测绘地信自主创新水平、推进事业转型升级有着重大意义。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成果应用经验交流会召开

9月22日,在张高丽副总理代表我国政府向联合国捐赠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两周年之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科技部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联合召开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成果应用经验交流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局副局长李朋德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宁津生、崔俊芝、童庆禧、潘德炉、王浩、唐华俊,国家局总工程师李志刚出席会议。

库热西在讲话中指出,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是中国向联合国提供的首个全球性的地理信息公共产品,被国际同行专家誉为“对地观测与地理信息开放共享的里程碑”。数据成果捐赠两年来,全球已有118个国家、400多个国内外研究机构和570多所大学的6000多名用户将该成果用于研究实验、系统开发、统计分析、变化监测等领域,在国际社会受到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

库热西强调,要充分认识做好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成果应用服务的重大意义。这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参与测绘地理信息国际事务的重要途径。要继续拓展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成果的应用服务空间,让越来越多的国际用户能够享受到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成果提供的服务。首先要做好数据更新与技术支持等后续工作,积极履行与联合国签署的关于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捐赠后续合作的协议,尽快研制2015版更新数据,不断细化和完善产品,做好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产品的精化更新、深度分析、动态服务,将其打造成世界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的知名品牌。其次要推动数据成果应用服务向更深更广领域扩展,充分运用全球地理信息资源支持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让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多用户共享数据成果。第三要促进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早日立项,全面构建包括数字地形、正射影像、地表覆盖、地名在内的多尺度、高精度、现势性强的全球地理信息资源,以更有效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徐冠华在讲话中指出,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成果发布两年来,数据推广和应用服务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获得积极评价、引起强烈反响,十分难能可贵。他指出,要充分认识全球地表覆盖数据成果及其应用的重要意义,这是我国地球科学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为应对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人类社会发展重大挑战,为中国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徐冠华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开展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更新和完善,不断提高数据处理和更新自动化水平,保持其现势性,增强时序性,满足用户的迫切需求。要开拓产品领域,在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基础上,着手对交通、海洋、资源、农业、水利等数据进行研究开发,丰富产品种类。要突出重点,紧密结合“一带一路”“走出去”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海洋开发、生态保护、国防建设等重大议题,加强研究,拓展应用,更好地发挥全球地表覆盖数据的应用价值。要做好服务,促进全球地表覆盖数据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应用。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等用户单位代表,以及国家测绘地信局相关司室负责同志共60余人出席会议。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智慧武汉”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上线

9月22日,由武汉市国土规划局负责完成的智慧武汉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正式上线。数据中心集合了全市政务电子地图和三维地图,包含政务门户、“天地图·武汉”、“武汉地理”微信公众号3个端口,供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及个人免费查询使用。

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武汉建设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互联网+”产业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数字武汉”向“智慧武汉”迈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其构建的地理信息大数据中心是《武汉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8)》中明确提出重点建设的8大云数据中心之一。下一步,项目建设将努力成为全国典范,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升级,助力“十大计划”,将武汉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

(据泰伯网)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6年第34期(总第119期)

693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