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集锦】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召开
11月10日,以“互联网+测绘地理信息”为主题的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出席会议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建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李维森在开幕式上致辞。原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蓝天立,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王家耀、李建成、郭仁忠,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工程师李志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张荣久,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黄胜杰出席开幕式。
库热西在讲话中对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的工作给予肯定。他指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快转型升级,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他向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准确把握大势,二是着力自主创新,三是弘扬科学精神。他希望学会从“提升服务能力”、“助力科技进步”、“加大科普宣传”三方面全面加强制度、机构、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化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社团,让学会真正成为增进交流、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
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16年测绘科技奖、优秀测绘工程奖、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测绘学报》优秀论文等9个奖项。大会邀请多位院士专家围绕“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主题,作多场精彩的特邀报告,并举办卫星导航定位、无人机遥感组网观测、智慧城市跨界融合、现代海洋测绘发展等十余场分论坛。
大会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十一届四次理事会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司室和直属单位领导,来自全国各地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相关企业和港澳台地区的3800多名代表参加年会各项活动。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第六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暨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博览会举办
11月10日,第六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暨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展会展出的众多测绘地理信息高科技装备,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全面展现了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新动态、新理论、新技术,活动规模宏大,内容精彩纷呈,3800余名观众反响热烈。
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达22000余平方米,规模覆盖南宁国际会展中心7个展馆,263个展位,数百家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品牌盛装亮相,让测绘地信文化、测绘地信商机、测绘地信消费等相关产业紧密结合。历时3天的展会将成为南宁市和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一场信息、人脉互动交流、碰撞的盛宴。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本届展会引入了三维全景扫描技术,对展会现场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扫描,将展会现场情景、展位设置等在展会官网上实现了情景再现。展会还与北京微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引入微吼网络视频直播服务,与全体测绘地信人共享行业盛世,扩大了展会影响力,传播了展会新形象。
本届展会在充分展示测绘地信行业发展成就的同时,还升级服务,为参展商、观众提供最佳的观展体验。为确保展会安全、顺利进行,组委会就交通、消防、卫生、安全等问题做好预案。为了高效快捷地为观众服务,组委会对签到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为观众开放了微信预签到、现场签到、VIP和名片签到,三种不同签到方式极大地方便了观众的签到、参观。
此次展览会暨博览会由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指导,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仪器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测绘仪器分会承办,南京天乐展览有限公司协办。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6年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研讨会在南宁召开
11月9日,2016年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来自国内业界的专家同行共120人参加研讨。
李维森向大会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测绘法》修订草案的情况。李维森指出,随着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部分国内地理信息企业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为民族品牌如何在海外生存发展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此次研讨与交流,将有助于我国北斗在应用拓展、数据安全等方面做出更为积极的探索。
研讨会上,四川、浙江等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专家分别以《四川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及应用》《浙江区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应用与探索》为题作专业交流报告,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北斗应用企业代表作《华测导航北斗应用汇报》等报告。与会专家和代表就进口软件与国产设备的兼容性、广播方式播发数据的用户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务实交流,现场学员提问踊跃,专家解答务实,互动热烈。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中国首部卫星移动智能手机亮相支持北斗系统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1月6日报道称,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开发的新款智能手机预计两三个月后上市,即将打入由英国国际移动卫星公司主导的全球市场。上海政法学院学者何奇松认为,研制卫星智能手机说明中国开始实施全球战略,建立独立的天地通信网络。
有卫星专家认为,新推出的智能手机是“太空丝绸之路”这一长期战略的产物。中国航天企业、研究机构和学者希望借助“太空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5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表示,新智能机专为紧急通信设计,能够服务于野外地质勘探人员和偏远地区的救灾人员,或者在地面通信网络遭遇自然灾害或事故时发挥作用。
该产品还支持美国GPS系统和国产北斗导航系统。除卫星通信外,新手机还能兼容多种地面手机网络,包括4GLTE和3G网络,支持短信、微信、视频及数据传输功能,可以自由切换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模式。新智能机的零售价格将从10000元人民币起步,通信费用从每分钟1元钱起步,相当于国际移动卫星公司的十分之一。据报道,天通系统已在中国、中东、非洲等地开发了用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表示,天通手机的地面服务将由中国电信负责运营。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雷达卫星地面站落户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
近日,国内首个由企业投资运营的雷达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启用,坐落于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国遥大厦。
作为浙江地理信息产业园首个中外合作项目,该接收站采用的卫星是目前全球同类雷达卫星中先进的加拿大RADARSAT-2卫星。这颗卫星将用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承担的全国性地面沉降InSAR调查与动态监测项目,还将用于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针对光学数据获取困难的南方省份开展的农作物监测,监测当地洪涝期间受灾作物的面积、分布等。
该地面站还计划接收其他卫星影像,其影像数据将用于防灾、农林、制图、水文和地质等众多领域。地面站将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南海预报中心、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展海洋溢油、台风、地面沉降等监测项目。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
黑龙江省首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印发
11月3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是黑龙江省第一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了全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今后五年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对于加快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的印发,为黑龙江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将为全面实施黑龙江省“五大规划”战略,加快推进“龙江丝路带”建设,进一步丰富地理信息资源,推进地理信息开发应用,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有力支撑。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河北省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
11月8日,《河北省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根据国家局党组印发的《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省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工作实际编制而成。规划回顾了“十二五”期间人才工作情况,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了“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制定了保障措施。
制定实施《规划》,将有力指导全省各级地信行政主管部门抓好人才工作,为实现该省“十三五”期间地信事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
《云南省地理国情监测“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
近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印发《云南省地理国情监测“十三五”规划》。《规划》由云南局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制,成为全国首个由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印发的省级地理国情监测规划。
《规划》共包括现状与形势、工作总体思路、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及保障措施五大内容,明确云南省将以地理国情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数据库更新与统计分析、监测能力建设以及重要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等4项重大工程为主要抓手展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
下一步,云南省还将采取完善法规政策、健全体制机制、强化经费支持等多项保障措施,加快推进规划施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