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集锦】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召开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推进工作会
11月29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推进工作会。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库热西高度重视本次会议,特别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局副局长李维森出席会议并讲话。嘉兴市副市长张仁贵到会致辞。
库热西批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积累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启动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加强研究,积极探索,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测绘地理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们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参与单位之一,一定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深入谋划,彰显作用。借此次会议之机,向各部门各单位提三点希望:一要认真学习张高丽副总理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调研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做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推广应用,让普查成果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公共基底的作用。二要通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顶层设计,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三要以点带面,全面推动,主动对接需求,强化深度应用,使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等各项工作。
李维森分析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的意义与形势,并就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提出六点要求:国家、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与试点城市人民政府三方要落实好责任,凝心聚力,共同推进试点工作;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要主动作为,做好技术支持,强化监督指导;试点城市人民政府要统筹协调,完善机制,加强衔接,加快试点步伐;技术牵头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要勇于担当,提供科学有力支撑;企事业单位要发挥优势,担当主力军作用,积极参与建设;深化数字城市推广应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有关司室、所属有关单位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试点城市建设单位有关领导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11月25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科技委主任李朋德主持会议,科技委副主任李建成院士、李志刚总工及陈俊勇、刘先林、童庆禧、王家耀、刘经南、魏子卿等院士和其他科技委委员出席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以及张高丽副总理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近期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考察调研的重要指示精神。会议围绕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方案、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建设改革思路以及“十三五”测绘地理信息领域重点研发专项建议等方面开展了咨询讨论,与会委员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还听取了2016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与2017年工作思路汇报,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与发展战略等四个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及2017年国家科技奖励我局拟推荐项目汇报。来自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生产单位等的40多位科技委委员和顾问参加了会议。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6年测绘标准提案通过立项审查
11月18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测标委”)秘书处在西安召开2016年标准提案立项审查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和测标委有关委员、专家参加会议。
会上,测标委秘书处对征集到的95项测绘标准提案有关技术内容、相关标准、提案分布等情况做了汇报,并提出初审建议。随后与会委员、专家逐项审议了标准提案的建议编制内容、国内外相关情况、编制时间节点及参编单位等内容,确定30余项标准提案纳入2016年度测绘标准制修订计划。会议要求秘书处尽快就有关标准名称修改、参编单位增删等与提案单位进行沟通、落实,形成标准立项计划建议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此次会议的召开,对进一步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北斗关爱平台正式发布,北斗服务特殊人群
2016年11月23日,北斗关爱平台正式在国家信息中心向公众推出。该平台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导,民政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支持,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和北斗国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
据介绍,该平台针对儿童、老人、残障人士及其他需要关心和照顾的群体而建立,集“监测-提醒-定位-报警-保护”于一体,利用智能穿戴物联网感知技术、北斗移动互联多网融合技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术形成基于北斗定位服务的软硬件、大数据综合解决方案。平台将针对不同人群分成几个板块,包括儿童关爱平台、老人关爱平台和其他人群关爱平台。平台的功能服务分为三个层面,包括终端服务、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移动智能终端北斗定位白皮书》发布
近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由移动通信产业链和北斗位置服务产业链相关的37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全国性的非营利社会组织——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创新与产业联盟北斗技术与应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移动智能终端北斗定位白皮书(2016年)》。
该白皮书指出,移动智能终端成为最主要的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之一。欧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机构(简称GSA)预测,到2023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类导航定位设备年出货量将超过25亿,卫星导航定位功能在手机中的渗透率将超过75%。目前,绝大多数手机均支持GPS,GPS更是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网络辅助GPS(A-GPS)技术成为GPS智能手机的标准应用技术,提升了定位速度,增强了用户体验。
该白皮书建议,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以政策、标准为牵引,凝聚运营商、芯片厂商、终端厂商、平台厂商、位置服务厂商等全产业链资源,形成合力,达成共识,加速推进移动智能终端北斗导航应用。首先,建议以手机进网等强制性政策为牵引,逐步推动北斗和A‐北斗技术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其次,建议凝聚产业共识,制定完善A‐北斗国内标准,尝试建立自主掌控A-北斗定位平台;第三,建议从核心芯片、平台、终端、测试系统、应用等多个维度加强国内移动智能终端北斗产业链的持续扶持力度,探索开展移动智能终端北斗应用示范工程,激活市场活力,推动移动智能终端北斗普及应用;第四,推广以北斗为基本功能的个人紧急呼叫应急响应系统和交通应急响应系统,促进北斗应用;第五,以产业联盟为纽带,汇聚产业力量,推动产业创新。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第23颗北斗导航卫星入网工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23颗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测试评估等工作,于近日正式入网工作。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于今年6月12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四川省政府批复同意《四川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
11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四川省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纲要》作为指导四川省中长期基础测绘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充分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编完成,全面总结了“十一五”以来四川省基础测绘工作主要进展、发展需求与趋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确定了到2020年要落实的七大任务和到2030年的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为四川省重大战略实施和绿色发展美丽四川建设提供科学、精准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甘肃省两项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甘肃省地理国情普查办组织对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牵头承担的“河西走廊绿洲沙漠化动态监测”“兰州市城市历史变迁与扩展动态监测”两项地理国情监测项目进行验收,相关单位的3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
验收专家组在听取项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监测报告和审阅成果图集等相关材料后,认为项目研究思路清晰,技术路线合理,数据详实,结论可信,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河西走廊绿洲沙漠化动态监测”项目基于遥感影像和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分析了河西走廊各个流域、市县乡多级行政区近30年的绿洲化、沙漠化时空变化格局,揭示了动态过程,评估了生态环境效应,成果可为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兰州市城市历史变迁与扩展动态监测”项目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各期地形图资料、影像资料以及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提取兰州城区不同时期的扩展边界数据,再现了兰州城市的历史变迁,有助于了解兰州的起源以及历史脉络,认识兰州城市历史变迁与扩张,掌握兰州城市时空发展变化特点,可为兰州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据中国测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