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集锦】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赴北京、浙江开展《测绘法》修订立法调研
为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测绘法(修订草案)》有关工作,2月17日和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超英及法工委经济法室调研组分别赴北京、浙江开展《测绘法》修订立法调研,与相关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地理信息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国家局副局长宋超智陪同调研。
17日,法工委调研组在杭州听取了浙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汇报,着重了解了浙江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与管理、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与共建共享、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情况,以及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对《测绘法》修订的意见建议。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参观了浙江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运维服务中心,考察了德清地理信息小镇。调研组在德清与千寻公司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了解了千寻公司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应用情况,听取了对于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统筹建设、推进应用与安全监管的意见建议。
21日,法工委调研组一行冒雪考察了位于中关村软件园的百度科技园,听取百度地图的发展应用情况,了解无人驾驶等前瞻技术的研究应用,以及对高精度地图数据和定位服务的迫切需求,听取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的意见建议。随后,调研组一行来到北斗星通公司,听取了公司负责人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市场情况的介绍,了解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应用情况,听取了对军民融合测绘发展、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统筹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
宋超智副局长表示,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进行专题调研,进一步了解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制度需求,将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测绘法(修订草案)》打下良好基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密切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测绘法(修订草案)》,全力推动新《测绘法》早日出台,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全国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月28日,全国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暨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启动会议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召开。会议对近年来全国应急测绘保障工作进行总结,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急测绘保障工作主要任务,正式启动国家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国家局局长库热西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闵宜仁作工作报告。会议由国家局总工程师李志刚主持。
库热西在会上指出,我国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已纳入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应急测绘队伍成为国家和地方重要的应急保障力量,测绘地理信息在国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和职责不断强化。在四川芦山地震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发挥专业优势,第一时间获取应急地理信息数据,第一时间制作各类专用地图提供应急工作使用,应急测绘工作在了解灾情、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库热西对全面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和水平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加强科学统筹,有力有序完成应急测绘保障布局。国家局党组决定构建由全国航空应急测绘保障基地、国家应急测绘保障分队、应急测绘资源共享节点组成的国家应急测绘保障体系。为此,一定要加强布局内容统筹、系统内部统筹、部门沟通统筹、平战结合统筹、政府与市场统筹,有序有力推进,加快把工作蓝图转化为成果成效。
二要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水平。要全面提升快速获取能力,形成响应时间提高3至4倍、航空应急救援4小时抵达80%陆地及沿海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图像等4小时传送国务院应急平台的能力,并逐步实现和提升应对国际安全、国际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全面提升快速处理与分发服务能力,形成2小时提供应急分析指挥用图、12小时提供第一批现场应急测绘成果、7×24小时不间断在线应急测绘服务的能力。要全面提升应急测绘资源储备和共享能力,加强系统资源整合、部门资源共享,加快应急测绘资源储备。
三要强化协同联动,加快构建应急测绘保障长效机制。要落实主体责任,局机关各司室、各单位要建立指挥机构,强化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任务,各地要推进将应急测绘保障服务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体系。要建立工作机制,抓紧修订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加快应急响应、决策部署、协同配合、运转保障、共享应用等制度建设,建立应急测绘响应调度、保障投入、部门协作、资源共享等各项机制,提高应急测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闵宜仁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近年来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情况,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任务。闵宜仁阐述了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总体目标和应急测绘保障工作基本原则,并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急测绘保障工作要紧紧围绕工作总体目标,把握基本原则,突出重点,抓好落实。同时介绍了近年来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闵宜仁指出,“十三五”时期,应急测绘保障工作要围绕测绘地理事业发展大局,建机制、强能力、补短板、优服务,为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努力。
为确保应急项目顺利实施,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在会上签署了项目共建共享承诺书。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建设单位代表递交项目廉政建设承诺书。河北、四川、青海等3个省局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国务院应急办、民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军委联合参谋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分管应急测绘保障工作的负责人、应急项目主要承担单位负责人等200多人参加会议。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标准及外事工作座谈会召开
近日,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讲话精神,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标准及外事工作座谈会在海南召开,国家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学习贯彻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精神,传达学习了国家关于科技、标准及外事体制改革进展、相关会议精神及政策制度,围绕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五大业务”体系建设,研究部署了2017年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标准及外事重点工作,各局属相关单位交流了本单位的科技、标准及外事重点工作思路。
李朋德指出,一要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系列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政策,把各项改革措施真正落地,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二要按照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科技、标准与外事工作提出的要求,紧密围绕“五大业务”的开展和科技、标准化、卫星测绘“三大规划”的分解实施,在摸清科技发展短板的基础上,关注最新动态,认真研判当前形势和主要任务,重谋化、重协同、重落实,不断总结经验,促进交叉融合、注重补齐短板、强化共建共享,把科技、标准与外事工作转化为支撑事业发展实实在在的原动力。三要给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充分调动和发挥科研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才队伍。
(据国土资源部网)
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培训与交流会在南京举办
近日,2017年第一期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培训与交流会议在南京举办。会议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办,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承办。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东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数据融合技术负责人和技术骨干100余人参加培训与交流。
本次培训对天地图矢量、地名地址与POI、影像数据的融合技术要求、质检要求、典型案例、质检工具使用和质检报告解读进行了全面介绍,七家省级节点数据融合实施单位分享了本地数据融合经验,会议现场还就各地数据融合和质检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作了详细交流。
通过培训交流,技术人员加深了对天地图数据融合技术要求的理解,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参会各省开展2017年天地图数据融合工作奠定了基础。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柯敏一行调研省国土资源厅部分直属单位
2月2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柯敏率省人大环资委一行调研省厅部分直属单位相关工作。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颜学毛,副厅长金勇章陪同调研。
24日上午,王柯敏一行首先来到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遥感中心、省地质灾害中心)调研。总站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单位总体工作、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作简要汇报,演示了地质灾害应急移动单兵系统,同古丈县默戎镇泥石流灾害点、湘西州国土资源局等进行了现场连线互动。
随后,王柯敏一行来到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调研组参观了地科院在国产卫星数据应用、湘江流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湘江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专题监测等领域取得的成果展,随后听取了工作情况汇报。
下午,王柯敏一行来到省地图出版社、省测绘质监站、省测绘科研所、厅宣传中心、省第三测绘院和信息中心调研相关工作。
在第三测绘院,调研组听取了地理信息成果生产与应用方面的汇报,观看了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网上展馆和湖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湖南)的视频简介,并来到生产工作间戴上3D无线立体眼镜体验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过程。
在省测绘科研所,调研组参观了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平台,和建设中的北斗位置服务云平台,对地理信息产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调研组强调,要加强我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建设,特别是北斗位置服务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在信息中心,厅长方先知汇报了省国土资源厅工作情况,信息中心、第二测绘院汇报了本单位相关情况。调研组还观看了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宣传片及省国土资源大数据库应用演示。
王柯敏充分肯定了省国土资源厅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对厅直属单位在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的科技支撑作用给予高度评价。他强调,省人大及环资委要在监督、支持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在健全完善国土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大数据的共建共享共用、国土资源事业发展资金及人员编制配置、矿产资源保护与代表建议办理等四个方面,集中精力、专题研究、合力解决。
(据省国土资源厅网)
“北斗”将在河南各县“安家”
2月23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刘济宝在河南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上说,根据《河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总体规划》,今年内将加快北斗地基增强系统CORS站网建设进度,各省辖市要在每个所辖县(市、区)、各直管县(市)新建或整合1至2个基准站,推进全省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建设,提升对公共服务所需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为新一代信息网络、物流交通、能源开发等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提供服务。
据悉,目前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位于兰考县的焦裕禄干部学院,已经安装投用了两座北斗卫星导航示范站。刘济宝说,随着地面导航基站密度的不断增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也将得到不断加强。
2017年河南还将加快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及推广应用,各省辖市要全面完成数字城市建设任务,在现有应用推广的基础上,新推进两个以上部门应用数字城市成果,启动4个数字县域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加快智慧郑州、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进度,探索开发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系列应用。
(据科技日报)
北斗米级快速定位芯片为网联汽车注入“高精芯”
2月28日,北斗米级快速定位芯片在北京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芯片主要供应商通过接入千寻位置的亚米级定位服务FindM及卫星加速辅助定位系统FindNow,可提升车载定位终端的定位精度和定位速度。
定位不准、位置漂移是现有车载定位终端的痛点之一,其根本原因是,现存定位终端定位精度一般在十几米,行驶过程中时而出现几十米的漂移。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说,北斗米级快速定位芯片不仅能让车载定位终端的导航更为流畅,服务功能也迎来升级,基于位置的信息分享、社交、营销等功能将被逐步发觉,车辆服务更具个性,“导航提醒我,在前方250米的位置有一家星巴克,我对导航说我想要一杯拿铁,当我的车子开过去时,服务员已经拿着咖啡在路边等候。把现在所有需要人们做额外动作的功能集成起来,是未来导航应该有的样子”。
我国北斗系统正在加速追赶美国GPS,2017年将发射6—8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在2018年前后完成全球组网。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在发言中说,卫星上天后真正能产生多大效益,关键在地面应用。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