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7年第38期(总第169期)

时间:2017-10-26 15:00

【动态集锦】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增土地管理业“其他行业中类”包括地质勘查、海洋服务、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做好实施新标准的各项准备工作。

通知说,2017年6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修订后,国民经济行业中直接涉及国土资源的共有行业大类1个,即“79土地管理业”,包括下属5个行业中类。其他行业中类3个,即“747地质勘查”,包括下属“能源矿产地质勘查”、“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水、二氧化碳等矿产地质勘查”、“基础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技术服务”5个行业小类;“743海洋服务”,包括下属“海洋气象服务”、“海洋环境服务”、“其他海洋服务”3个行业小类;“744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包括下属“遥感测绘服务”、“其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2个行业小类。其他行业小类1个,即“7486土地规划服务”。此外,土地开发服务、地质遗迹保护区管理服务、古生物遗迹保护区管理服务、地质灾害治理服务等作为经济活动收纳在其他行业小类中。

通知说,新分类首次将“土地管理业”作为独立的行业新增为行业大类,纳入“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门类,土地管理业大类下,包括土地整治服务、土地调查评估服务、土地登记服务、土地登记代理服务、其他土地管理服务5项中类经济活动。这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土地管理行业分类的一大新变化,是土地管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的体现,是对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土地管理相关行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和突出成就的高度认可,将为行业发展、职业分类、部门管理、协会建设、学科设立等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促进土地管理事业长远发展。

(据国土资源部网)

6名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工入选能源化学地质行业“大国工匠”

近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能源化学地质篇”学习活动,活动分两批推出“大国工匠”60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刘先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何志堂、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遥感测绘院李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郭志金、江西省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中心张登波、重庆市勘测院李维平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大国工匠”分别入选,在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里树立了测绘地理信息人精益求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光辉形象,展现了“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

(据泰伯网)

测绘地理信息与导航高端论坛暨《测绘学报》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10月21日,测绘地理信息与导航高端论坛暨《测绘学报》创刊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深圳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学报》编委会、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深圳大学、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主办,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十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协办。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李维森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词,中国地图出版集团董事长王宝民,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深圳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覃跃良分别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谭述森等,以及来自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界的400多名代表出席。杨元喜院士主持论坛。

李维森在致辞中指出,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提出新的需求,为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科技创新是测绘地理信息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广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工作者要以新战略、新思路、新理念,准确把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强化科技引领作用,推动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李维森向《测绘学报》创刊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测绘学报》的历任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方俊、杨磊光、喻沧、杨凯、陈俊勇、杨元喜等表示崇高的敬意,向编辑部工作人员、广大审稿专家、作者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测绘学报》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颁奖,《测绘学报》第五届至第十届编委会主任委员、主编陈俊勇院士和《测绘学报》编辑部张燕燕分别荣获《测绘学报》创刊60周年杰出贡献奖和优秀编辑奖,30篇论文被评为《测绘学报》创刊以来高被引论文。

在院士报告环节,李德仁、王家耀、郭仁忠、谭述森四位院士分别作了题为《脑认知与空间认知》《时空大数据时代:地图学的过去与未来》《地图学的复兴问题》《北斗系统创新发展历程与应用前景展望》的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泛在测绘与智能服务、互联网+空天信息服务、大数据时代的地图学发展、大地测量与导航技术、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等多个前沿领域。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大地测量学与导航、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三个分论坛,30余位专家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著名专家与众多参会代表面对面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共享学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据泰伯网)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海外发布会在香港举行

10月13日,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主办、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海外发布会暨中国城市海外推介活动启动仪式在香港大会堂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王春峰、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秘书长许东、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林建岳等出席发布会。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十三五”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和城市对外宣传平台。丛书以城市为地理单元,以“传承历史文化、展示地理国情、宣传发展成就、描绘城市蓝图”为定位,将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城市的精华呈献给公众。丛书“十三五”期间计划出版100本分卷,其中首批15本分卷——北京、大庆、景德镇、铜川、黔西南、广元、伊春、辽阳、湖州、莆田、泰州、抚顺、潍坊、临沂、海东面向海外发布。

王春峰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的编撰是新时期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为读者展示了我国城市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之地,选择在香港举行丛书的海外发布会,就是希望利用香港这个开放的国际窗口和桥梁,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国城市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与会领导为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揭幕,并向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地区多所高校赠送丛书。在城市推介环节,来自辽阳、伊春、湖州、莆田、广元的市领导分别展示了城市名片,并与在场的嘉宾和媒体记者交流、分享了城市发展的模式与经验。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老河口成为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城市

10月24日,智慧老河口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在湖北武汉召开验收会并顺利通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成为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县级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城市。

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经过3年多的努力,破除了部门烟囱式信息化建设模式,形成基础支撑环境、标准规范体系、时空数据库,时空信息云平台及典型示范应用,共5大类259项成果;通过统一的时空基准将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动态数据、互联网公共数据、部门共享数据、公众数据融合到城市公共大数据中心形成全市一张图,共5大类,143个子类;有效利用大数据,对外提供云设施服务、数据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服务等5大类云服务体系,形成时空信息云服务平台;将高精度北斗定位导航技术结合到民生应用中,在学生卡,车辆导航,农机应用、智能井盖等应用中起到了良好应用示范效果。

项目验收专家组认为,智慧老河口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项目在“端-网-图”的全要素亚米级点对点精准地图服务、时空信息快速按需服务、城市动态数据智能感知、时空信息云平台运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具有创新性,对全国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借鉴作用。

(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7年第38期(总第169期)

693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