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18 11:23
【动态集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决策部署,完善我省自然资源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激发自然资源科技创新活力,近日,省自然资源厅、省财政厅印发了《湖南省自然资源科研(标准)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自2017年10月开始,省自然资源厅科外处就《办法》面向全系统以及科研单位公开征求意见,并认真梳理研究反馈意见,采纳了合理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相应地修改完善了《办法》。
该《办法》是我省自然资源科研领域第一部资金管理办法,共八章二十九条,分为总则、职责分工、项目立项、实施管理、资金管理、结题验收、成果管理、附则。《办法》主要规范了如下内容:一是明确适用范围,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实施的科研和标准项目、省级自然资源其他重大项目中设立和科研课题都纳入本办法管理。二是明确了项目管理实施的职责分工。三是规范了项目立项、验收的相关程序,以及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管理中的权责义务。四是明确了科研经费支出程序和具体要求,特别是细化了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并且规范了项目中相关费用支出的比例,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操作性。
(据省自然资源厅网)
由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编制的《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法》近日通过南宁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南宁市成为新《测绘法》修订实施后全区首个出台实施测绘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城市。
《办法》重点从适用范围和管理部门、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基础测绘、不动产测绘和其他测绘、测绘资质资格、测绘成果、测量标志、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等八个方面对南宁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面对近年卫星导航地位基准站在南宁市遍地开花但又缺乏强有力约束的情况,《办法》明确在南宁市从事测绘地理信息活动应当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备案、建设、运行以及应用服务作出规定。《办法》还将城市三维模型、街景数据的测制与更新纳入基础测绘范围,破除过去基础测绘无法涵盖新型测绘手段和内容的弊端。
此外,《办法》对不动产测绘进行了规范,为南宁市创造不动产登记改革的“南宁样本”贡献“测绘智慧”;针对未获取测绘资质证书进行测绘、超经营范围进行测绘或者通过伪造、涂改、借用、租用测绘资格证书的手段非法经营测绘业务等诸多行为,规定了由市、县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按规定记入信用信息库,利用信用杠杆加强测绘市场统一监管的措施。
(据中国测绘网)
近日,《辽宁省地图管理规定》通过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审议,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提出,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收集个人位置信息的,应当征得被收集者同意,并建立健全个人位置信息保护制度。
地图产品刊广告超标最高罚款3万元
《规定》指出,除历史地图以外,编制的地图应当选用最新的地理信息资料作为编制基础并及时补充或者更新;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及相互关系;地名和重要地理信息数据按照国务院或者省政府最新公布的信息标注;具备符合地图使用目的的有关数据和专业内容,标注有关公共服务信息;在地图产品上刊载广告,不得影响地图表示的正确性和主体性,其广告不得超过地图版面的四分之一;编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的世界地图、全国地图,应当完整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编制辽宁省地图,应当完整表示辽宁省行政区域及重要岛屿。
同时,在地图产品上刊载广告影响地图表示的正确性和主体性或者刊载广告超过地图版面的四分之一的,由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内部地图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出版发行
《规定》对各类地图的编制进行了要求:省内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未经审定,任何出版单位不得出版;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收集个人位置信息的,应当征得被收集者同意,并建立健全个人位置信息保护制度;编制内部地图的,应当在地图明显位置注明“内部用图”字样,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出版、发行、展示或者登载。
改变已审核批准的地图内容应重新送审
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地图审核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时事宣传地图、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图书和报刊等插附地图的,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应急保障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地图的,应当即送即审。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向申请人出具地图审核批准通知书并核发审图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让、出租、出借、伪造地图审核批准通知书和审图号;改变已审核批准的地图内容的,应当重新送审。
互联网地图审图号有效期内内容发生变化或者审图号到期前,也应当重新送审。
(据沈阳晚报)
为顺利完成部办公厅印发的《2018年自然资源部重大问题调研计划》中相关工作安排,12月7日,受部党组成员王春峰同志委托,自然资源部测绘发展研究中心在长沙组织召开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新定位新任务研讨会,来自内蒙古、山东、湖南、广东、贵州、宁夏等省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旨在对部分前一轮机构改革中已经实现国土、测绘、地质等业务整合的省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总结,梳理测绘地理信息全面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并听取有关省(区)对下一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相关建议。参会人员围绕本省(区)自然资源管理机构设置和工作定位、测绘地理信息参与自然资源管理整体工作情况、以及未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主要定位和重点方向三大方面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本次研讨会召开非常及时,极为必要,充分交流了各地测绘地理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为改革时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会议还对下一步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
(据中国测绘网)
近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武汉大学承办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第47次全体会议暨工作组会议在武汉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分别召开了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影像、信息行业、信息管理、泛在公共信息访问、标准战略咨询和项目维护等13个工作组会议,10个标准项目的编制会议以及全体大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工作组调整、标准复审、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及2019年会议安排等25条决议,对我国主导制定的《地理信息 影像传感器的地理定位模型 第3部分:实现模式》(ISO 19130-3)《地理信息 影像和格网数据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 第2部分:实现模式》(ISO 19163-2)以及我国主导修订的《地理信息 一致性测试》(ISO 19105)进行了讨论,协调了标准起草中的技术问题。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专题报告会,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武汉大学、重庆市勘测院和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分别作学术报告,向各国代表介绍了中国在地理国情监测、三维地理模型构建、地理信息系统国产基础软件开发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展示了我国地理信息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成果,助力我国先进技术走向世界。
目前,ISO/TC 211已经发布国际标准80项,正在制修订标准27项。针对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及管理相关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自然资源部相关单位派出多位专家重点参加了多项等国际标准项目的研讨及编制工作,为进一步推进中国标准走出去,借鉴国际经验开展自然资源领域标准化工作打下基础。
(据中国测绘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