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首页>特色栏目>业务工作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9年第17期(总第238期)

时间:2019-06-20 08:53

【动态集锦】

省厅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视频会

6月17日,省厅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视频会,传达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险情灾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赖馨正出席会议并讲话。厅总规划师申志军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受持续多轮强降雨气候影响,截止6月16日,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410起,直接经济损失4861万元,地灾发生数是去年全年总数的1.5倍。面对严峻的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全省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理念,坚决扛起地质灾害防治的政治责任。今年以来,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0起,紧急转移583人,避免伤亡182人。4月19日城步儒林镇大桥村8组泥石流避免了24人伤亡、衡南茅市镇大型滑坡险情等一批地质灾害得到有效处置。

会议要求,思想认识要再统一再提高,要对当前的雨情险情、广大群众防范自救现状和防治能力薄弱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未来一周内,地质灾害黄色预警覆盖全省97个县市区,橙色预警覆盖56个县市区。而且,风险预警以外地区,仍然有可能因短时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全系统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真正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底线工程、生命工程、安全工程,坚决扛起防灾减灾重大政治责任,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治工作要再深入再细致,要加密排查巡查,强化监测预警,有效排危处险,加强宣传引导。在红色预警区域,应对矿山、在建工程工地、易发地灾交通沿线、山地丘陵景区和学校等重点区域,临时采取停工、停业、停课措施。防治责任要再强化再落实。要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强化技术支撑责任,推动落实全社会共同责任。要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尽可能减少人为诱发的灾害风险。对工作不到位的及时发函督办,并通报主管部门,提出防范要求。要增强广大群众保护自身生命的责任意识,实现“要我防”到“我要防”的防灾观念转变,打赢地质灾害防治的人民战争。

厅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省应急管理厅、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煤田地质局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县市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设分会场。

(据省自然资源厅网)

 


自然资源系统全力投入应急测绘保障和次生地灾排查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104.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长宁县双河镇,距宜宾城区38公里。

地震发生后,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第一时间向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部署了抗震救灾应急测绘保障相关工作。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立刻组织四川局应急测绘保障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等相关单位,根据四川省抗震救灾工作需求,于6月18日凌晨2时43分编制完成第一张抗震救灾工作用图并提供给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其后,按照要求编制完成《宜宾市抗震救灾工作用图》《长宁县抗震救灾工作用图》《长宁县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图》《珙县抗震救灾工作用图》和《珙县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图》,打印出图50余套,用于抗震救灾指挥调度工作。6月18日15时40分,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无人机分队也已抵达震中,并迅速开展无人机航摄工作。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快速启动测绘应急响应预案,中心相关技术人员利用最新的卫星遥感数据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先后制作了长宁县地图、珙县地图、兴文县地图、四川省地图、宜宾市地图和四川省长宁县6.0级地震灾前影像地图,并在标示地震相关专题信息后,及时传送至国务院办公厅总值班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地震救援决策提供高效的地图保障服务。目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已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将随时利用现场传来的最新影像数据,制作灾后专题地图,供抗震救灾工作使用。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积极准备地震灾区灾前卫星影像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单位用于应急抢险,同时紧急制订卫星成像计划,及时获取6月18日高分一号D星、高分四号卫星灾后数据并迅速进行处理。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宜宾市及长宁县、珙县自然资源部门,了解地震灾区受灾情况,并电话抽查了震中附近地灾隐患监测员上岗到位情况。根据灾情报告,四川厅迅速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宜宾及自贡、乐山、泸州、内江等周边各市自然资源部门全面开展地震灾区地灾隐患排查,逐点逐户落实监测预警和防范避让措施,坚决防止地震次生地灾造成人员伤亡。6月17日23时30分,四川厅派出的专家工作组启程,连夜赶赴震中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同时督促指导地震灾区周边各市立即开展次生地灾隐患排查,落实防灾措施,严防次生地灾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四川省地矿局的部署,6月18日凌晨6时,由3支地勘队伍组成的第一梯队37名专业技术人员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宁县、珙县、兴文等重灾区,他们利用携带的11台车辆和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GPS等专业装备,配合当地的地灾排查队伍迅速展开次生地灾排查。经初步排查发现,排查区域此前查明的1254处地灾隐患点共有21处出现变形加剧现象。目前,受威胁的200户、700余名群众已全部完成转移。

宜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牵头开展次生地灾排查的同时,严防死守出现险情迹象的地灾隐患点,及时转移受到威胁的群众。

(据中国自然资源报)

 

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启动

为持续掌握我国陆地国土(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范围内地理国情信息变化情况,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总体要求及实施原则,并对各省作出任务分工。

《通知》提出,要利用符合2019年地理国情监测时相要求的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整合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部门专题数据,以6月30日为标准时点,全面掌握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陆地范围及沿海有人居住岛屿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形成2019年度全国地理国情信息数据库,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持续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通知》要求,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贯彻中央精神,坚持国家立场,认真做好本地区实施方案设计、任务部署、组织实施等工作。一要严控成果质量。坚持实事求是,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强化业务技术培训;明确管理责任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对本地区监测成果质量负总责;强化质量问责机制。二要严格进度管理。严格技术设计、影像处理、监测实施、质量检验、成果复核、入库检查、汇总统计等时间进度,合理安排工期;及时分析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全国一盘棋”。三要推动综合分析。加强对地理国情信息的深度挖掘,揭示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和时间上的内在联系,多层次、多维度分析提炼综合反映国土空间布局、生态状况、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规律性特征,形成高质量的专题报告,服务政府决策和管理。

《通知》明确了四项实施原则。一是全国统筹。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司将对全国地理国情监测进行统一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地理国情监测顶层设计,推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整体开展。二是上下联动。地理国情监测由中央和地方联动开展。自然资源部负责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的组织实施、数据汇总和数据建库等工作;各省负责省级行政区域全部或部分地理国情监测任务。三是因地制宜。地方在遵循国家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可根据地域特色和实际需求,差异化扩展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和指标,增强针对性,丰富监测技术和方法。四是共享应用。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由国家和地方共享,全国数据库建成后,要及时向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本地区数据库成果,协助完善省级数据库;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向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供数据库成果、并指导帮助建好用好数据库。

《通知》指出,2019年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分为准备、监测实施、成果质量验收和复核、成果汇交、数据库建库、统计分析六个阶段。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将印发实施方案及有关技术规定,并负责提供2018年地理国情监测本底数据。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将分批下发卫星遥感影像。各省(区、市)要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专题数据资料收集,编制本地区2019年地理国情监测实施方案。

(据中国自然资源报)

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动态2019年第17期(总第238期)

845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