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0 15:25
【动态集锦】
9月26日至27日,由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与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9年卫星导航定位学术研讨会暨HNCORS培训会”在长沙顺利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局(科)管理人员,各测绘资质单位技术负责人、技术人员等合计210人参加了培训。省厅与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相关领导出席培训班开幕仪式并致辞。
中国工程院张祖勋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亚明所长、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吴立新教授作专题报告。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技术人员以现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为学员讲解了HNCORS提供的新服务、用户使用常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形式多样,培训效果显著。
(据省测绘科技研究所网)
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中国普通地图集》近日编制完成。这部地图集以多尺度多视角,综合性地展示了我国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城市发展等内容信息,可以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中国普通地图集》是一部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制图单元、以基础地理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地图集。它详细呈现了我国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等基础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桂芝:我们采用了最新的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和快速成图技术,在3到5年的时间内快速编制出了这么一本大型的国家级的地图集。未来还可以持续地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联动更新。
地图集由序图图组、地形地势图组、地表覆盖图组、城市图组、地名索引等五大部分构成。
其中序图图组由世界和中国的专题系列地图构成,表示世界和中国的基础地理信息总貌,反映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最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共有18个专题。
城市图组由三种类型的46幅图构成,包括4幅全国范围的城市专题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3幅重点地区专题图,以及34幅省会级以上城市和5幅计划单列市的城市地图。
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 王东华:国家地图集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一个名片,以地图的方式,从宏观层面非常直观形象的反映了我们国家自然地理现状。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各种信息的一个载体和定位的一个基础,也可以为我们国家像宏观管理决策以及规划方面来提供权威的空间信息支撑。
(据央视网)
在9月25日召开的2019数字经济峰会暨河南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国际交流会上,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安阳市人民政府联合签署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移动将和华为公司合作,共同推进安阳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并重点推动城市大脑、互联网+政务、视频云、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等应用的落地,在党政、执法、民生、电力、医疗、旅游、教育、金融、工业、交通、农业等方面实现智能化深入合作,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标杆,使城市变得更易于被感知,城市资源更易于被充分整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城市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从而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解决交通拥堵,消除安全隐患,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市民大众真实享有良好的人居环境。
(据泰伯网)
9月26至27日,三年一轮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测绘发展研讨会在台湾高雄市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测绘学会与高雄市政府地政局共同主办,地籍测量学会(台湾)、台湾省测量技师公会、测量工程学会(台湾)承办。中国测绘学会组织了大陆测绘界人士参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于贤成会长率团参加了本次大会。
海峡两岸测绘发展研讨会始于1992年,是由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测绘地理信息界著名专家学者发起,并得到两岸四地的积极响应。本次大议的主题为“同建智慧时空,共赢美好未来”。议题涵盖面涉及测绘理论、技术与装备、应用与服务、教育与文化、管理与发展。
大会开幕式上高雄市副市长陈雄文代表韩国瑜市长祝贺大会召开,中国测绘学会宋超智理事长、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黄进雄局长致辞。大陆郭仁忠、李建成院士作了大会论坛主旨报告。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全德作了题为《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及应用》的主题演讲。大会组织了四个分论坛,两岸四地测绘界数十位专家学者做了论坛报告。大会在会场上组织了20几个标准展位的小型展览,由大陆与台湾的测绘企业和高雄地政局展示了测绘新技术,对测量仪器、无人机以及三维地政管理模式等进行了交流。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10月9日在天津开幕,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展示了目前全球首架且唯一一架集重力、磁场、航空摄影、高光谱遥感等于一体的航空物探遥感综合测量平台 “航空地质一号”固定翼飞机模型。
据介绍,“航空地质一号”具有双发增压、安全平稳、节油环保、长航程、超低空飞行性能,能够同时开展航空重力、磁力、电磁场、航空高光谱、航空遥感摄影等多方法调查,可在沙尘、低温、湿热、盐雾、昼夜、复杂气象条件下工作。该机在航空物探、航空遥感调查等方面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既可应用于高山、高原区的航空物探遥感调查,也可用于低海拔的平原丘陵和海域地质调查工作,可用于基础地质、能源、矿产、灾害应急、自然资源管理和规划等多个领域,是我国航空物探遥感调查在仪器设备和改装技术全面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悉,“航空地质一号”是在引进的空中国王350ER飞机平台基础上,根据航空物探遥感装备技术特点和工作要求,经过专业改装专门从事航空物探遥感调查任务的专业调查飞机,飞机改装的相应知识产权归中方独有。“航空地质一号”获得了美国FAA认证(美国航空管理局适航证),也满足中国民航的飞行要求,可在中国、美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飞行测量。该机可在200—10000米海拔高度范围飞行,航速可控制在280—500千米/小时范围内,最大航程达4000千米。
自“航空地质一号”2018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已在青藏地区羌塘盆地和南海海域开展油气资源航空物探调查、航空物探多目标调查等工作任务,共计完成5万测线千米,取得了很好的地质调查效果。下一步,该飞机将广泛应用于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土壤质量调查、生态地质调查等多个领域。
(据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