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省地理信息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积极服务社会发展新常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进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的2015年度省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绩效考核中,我省被评为优秀省市。
(一)圆满完成了年度普查工作任务。通过全力组织力量,加强普查工作的实施力度,严格按照标准和质量管理办法强化普查质量管理,按时完成了全省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普查数据生产,并通过了国普办质量复核,取得了“合格率100%,优良率95%”的优秀成绩。通过普查,全面掌握了全省地理国情家底,形成了丰富海量的地理国情成果。
(二)精心编制了“十三五”规划。在扎实做好前期调研和有关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十三五”规划草案,提出了新型基础测绘、数字(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国情监测、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建设、地理信息交换共享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8项重大工程。规划研究成果和草案通过了陈俊勇、许厚泽、杨元喜院士等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规划的主要指标与任务、规划确定的重点工程与项目纳入全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上报省政府。
(三)大力推进了地理国情监测。新启动“长株潭城市扩张与用地变化动态监测”等4项地理国情监测。国情监测初见成效,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发现了非法围湖3万亩的事项,引起社会和媒体高度关注,为水利执法部门执法提供了准确数据。长株潭绿心地区遥感监测项目每季度、一年四次位省两型办提供监测数据,作为该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监管的依据,促进了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衡阳市通过实施中心城区一年两次的“两违”遥感监测,每年节省拆迁财政资金近2个亿。
(四)有序开展了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了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快速更新方案,利用地理国情普查、1:2000基础数据、土地利用等已有成果,对全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进行快速更新。出台了测绘地理信息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立项、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管理、竣工验收、成果汇交与管理等进行了规范。
(五)全面提升了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全面完成了全省14个市州数字城市建设,启动了一批市县一体化数字县域建设,制定出台了市县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启动了祁阳、长沙等16个县市建设,验收了韶山、资兴、望城、平江等4个县市。进一步加强了天地图·湖南数据更新与服务,制作、发布了2015版电子地图。株洲、常德、娄底等3市天地图市级节点与国家主节点实现对接。完成了12个国家CORS站点的建设和整体平差工作,并顺利开通。全年共受理基础测绘成果使用许可申请320宗,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水利普查、省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建设等重大项目,提供各类数据成果7万多幅。积极做好测绘应急保障服务工作,第一时间为临湘市羊楼司镇地质灾害治理、邵东县地面沉陷治理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服务。扎实做好测绘援疆工作,完成了工作方案确定的任务区航拍工作。
(六)不断强化了行业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资质管理,完成复审换证工作,严格审查并新批资质26家,办理资质升级9家。强化信用信息管理,对资质单位实施年度评价制度,规范资质单位市场行为。强化成果保密管理工作,重点抽查了195家单位,增强了涉密成果使用单位的安全保密意识。强化地图监管,通过互联网地图监管系统发现违法地图服务网站36个,排除筛查地图服务网站302个,排除地图图片47张,已全部按规定程序处理。通过地图市场专项检查工作,对湘乡旅游局无资质未经审核公开发布地图等典型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严格查处。强化HNCORS的安全管理,先后印发《关于加强湖南省卫星定位基准站系统用户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全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清理工作的通知》,对无测绘资质或存在违法转借HNCORS账号的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在全省范围内共清查出违规建设的CORS基准站64个。
(七)有力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去年8月,省地理信息产业园在长沙天心区正式开园,主要依托暮云经济开发区建设,规划了总部基地、数据生产与处理基地、企业孵化基地等多个功能分区。园区管委会制定了鼓励与引导企业入园的政策和措施,开发了地理信息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了配套基础设施,设立了1亿元的产业扶持专项资金。目前,已有北京超图、南方数码、广州奥格等省内外10多家企业签约。扎实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机构和院校形成了广泛的协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成立了分院、分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机构,在4大类35个重点项目和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促进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促进了测绘地理信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八)改革深化了测绘地理信息与国土资源业务融合。整合了测绘地理信息与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机构职能,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职责职能融合到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形成了统一的地理空间大数据管理中心,实现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国土资源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分发和分析应用。整合了数据资源对外出口,明确地理信息处作为省厅唯一出口,负责统一对外提供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籍数据、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等在内的各类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厅机关各处室在遥感影像统一获取、国情普查、国情监测工作中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业务协作。
(九)特别加强了新闻宣传与科技人才工作。成功举办了2015年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主场活动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装备展,建设了全国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和地图网上展览湖南展馆,组织了数字城市大型宣传报道活动,引起社会热烈反响,取得了良好效果。举办了省第四届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和7期地理信息大讲堂,开展了2期测绘行业技能培训。支持和推进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开展了12项科学技术研究攻关和2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研究。获得测绘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 三等奖1个,全国优秀测绘工程奖金奖2个、铜奖2个,1人入选国土资源部第二批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十)进一步提高了电子政务应用水平。进一步优化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了矿业权三级直报系统、12336违法线索管理信息系统、法律法规数据库系统和财务综合统计报表系统,开发了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指标复核流程、矿政流程与采矿权顺延流程。完成全省所有乡镇国土所电子政务系统的部署,并且90%的乡镇国土所实现了网络联通。湖南乡镇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被评为“2014年电子政务优秀案例”。
(十一)持续提升了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服务能力。稳步推进“一张图”建设,省级“一张图”核心数据库中已有数据库46个26类,实现了地图瓦片数据的共享和地形三维展示功能。对厅门户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加强了政务公开力度。省厅门户网站业务工作栏目被评为“2015年政府网站信息公开精品栏目奖”。在2014年度全省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省厅网站名列省直第一名。进一步推进档案资料信息化工作,已建立67954条案卷级、669777条文件级馆藏目录数据库。
2015年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二五”工作圆满收官。五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明显提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多位省领导先后亲临我厅视察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并就测绘地理信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厅党组把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并列为省厅三大职能四个一之一(一方地、一块宝、一张图、一登记),与土地、矿产管理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赋予同等权重分值一并考核。五年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省测绘局更名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强化测绘地理信息职能,增设地理信息处,整合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和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职能。株洲市、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局设置了2个测绘地理信息行政管理科室。省市县各级财政大幅增加对测绘投入,省级实际投入近 14亿元,市县实际投入近6亿元。五年来,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了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构建了“一网一库一平台一产业”为核心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启动了1:2000基础数据建设,完成了市州数字城市建设,极大丰富了地理信息资源,拓展了服务方式和产品类型,测绘地理信息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累计为公安、工商、旅游等40余个部门搭建、对接了近200个应用系统,对外提供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成果23万余幅。五年来,地理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地理信息产业园授牌并顺利招商,建成卫星导航定位公共服务平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湖南数据与应用中心等地理信息产业基础工程,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年产值近150亿元,总产值比“十一五”增长38%。五年来,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装备了数码航空摄影系统、雷达探测仪、应急监测车、海量遥感影像处理系统等一批大型先进设备,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共获得 12项测绘地理信息类科技进步奖,初步形成了以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素质测绘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