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9-30 00:00
——益阳市国土资源局创新工作方式保障园区建设供地
今年以来,益阳市局认真贯彻落实益阳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服务工业园区建设作为“保发展、保增长”,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创优服务方式,全力优化投资环境,为该市工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和服务。1—8月,共预审工业园区用地238.57公顷;为工业园区上报建设用地15宗(批次),面积195.13公顷;共批回14宗(批次,含上年度已申报的用地),面积135.37公顷。市本级向工业园区供应土地19宗,面积89.90公顷。其中高新区6宗,面积43.85公顷;龙岭工业园4宗,面积3.78公顷;东部新区4宗,面积28.02公顷;长春工业园5宗,面积14.25公顷。其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规划引导保障园区规模。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着重对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用地布局、用地规模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规划用地指标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充分预留了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其中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从1978.0公顷规划为2973.0公顷,长春工业园从380.0公顷规划为600.0公顷,益阳东部新区从1800.0公顷规划为4352.05公顷,桃江经济开发区从562公顷规划为700公顷,沅江经济开发区从500公顷规划为650公顷,南县经开区从11.3公顷规划为400公顷,安化经开区从100公顷规划为150公顷,大通湖工业基地从10公顷规划为100公顷。
(二)严格准入标准促进集约用地。一是区分入园项目类型。根据项目类型区分轻重缓急,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二是控制项目用地规模。根据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等控制指标合理确定用地规模;三是鼓励建设标准厂房。积极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招商,切实提高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率;四是推行园区用地评估。开展工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估,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定额指标、投资强度等因素确定供地规模。
(三)科学调配计划确保项目“落地”。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按照“一般项目靠挖潜,计划指标保重点”的思路,有保有压、科学调配,全力做好工业园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用地报批工作,确保了沅江市船舶产业园、中联重科产业园等多个省、市级招商引资项目的及时“落地”。可以说,全市没有一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因为国土的问题而影响开工和建设。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办事效能。一是主动提供服务。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我们积极主动协调,把用地报批所需的基础资料、前置条件向用户说明清楚,大大缩短了组织用地报批资料的时间。二是建立“绿色通道”。凡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项目,特事特办,加班加点,一路“绿灯”进省国土资源厅窗口。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认真提高行政效能,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五)“挤、争”用地指标服务经济发展。一方面,尽量将一些重大招商引资和民生工程项目用地“挤进”国家、省统筹范围;另一方面,寻求省厅的政策支持和倾斜,积极争取追加计划,以实际行动支持高新区、东部新区等园区的招商项目建设。
(益阳市局 余伟明 夏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