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市县动态

株洲:醴陵市局积极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

  时间:2018-05-02 00:00

   耕地占补平衡是工业化、城镇化占用耕地的补救措施,对于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占补平衡政策的变化,面对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指标调剂越来越难的现实,醴陵市国土资源局不等、不推、不靠,一手抓“开源”,一手抓“节流”,积极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

一是拓展耕地补充渠道,抓“开源”。虽然面临耕地后备资源极其紧缺、开发任务沉重的局面,我局坚持立足本地,深度挖潜,多渠道补充耕地:积极推进耕地开发项目,今年计划开发耕地4500亩,旱改水3000亩。目前已启动项目32个,其中水田639亩,旱地3481亩,旱改水1810亩,通过开发“造地”,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力促耕地占补平衡;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2017年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667.709亩,涉及10个镇30个村,目前已完成项目施工和本级验收,预计将新增耕地1067.34亩。2018年计划实施增减挂钩项目4000亩,目前正在编制第一批1165.9亩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宅基地、废弃工矿地的复垦,增加补充耕地数量,缓解指标压力;积极协调,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沟通,异地购买补充耕地指标,确保完成耕地补充任务。

二是突出节约集约用地,抓“节流”。在用地管控上严把“三个关口”:在项目预审关上,适度提高项目落户“门槛”,实行“双控”管理,即严格控制投资强度与亩均税收指标,建立项目筛选机制和项目落户论证制度,对达不到“双控”指标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在用地预审中引导项目少占或不占耕地,严防占用优质耕地;在土地供应关上,严格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中小项目进园区”的原则,探索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努力做到将有限的计划指标用在优质项目上;在竣工验收关上,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前期对建设项目收取履约保证金,未按照约定进行建设的一律按照标准折算扣缴违约金。积极开展闲置土地、低效工业用地清理工作,切实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醴陵市局 李剑/文 刘旭剑/编辑)

株洲:醴陵市局积极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

6934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