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8 16:30
湘西高新区按照“州府新城、产业新区”的定位,创新举措,构建三种节地模式,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荣获全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
构建“台地工业、坡地城镇”节地模式。编制《湘西高新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提出“台地工业、坡地城镇”的发展思路,在中部地势平缓地带建设厂房用于发展工业,在周边地势落差大且山体连绵地带建设住宅,形成独特的坡地建筑景观,充分利用区内现有土地资源,节约土地开发成本。通过该项措施,湘西高新区核心区新增建设用地 700 余亩。
构建城中村改造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节地模式。选取牯牛坪和湾溪两个社区作为城中村改造试点,成功探索出自主开发+联合开发节地新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其中,牯牛坪社区城中村自主开发节地模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拆迁、自主安置、自主开发、利益共享”原则,以社区集体为主导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湾溪社区城中村联合开发节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与、自愿拆迁、联合发展、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城中村改造。据测算,所辖 6 个社区全部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可盘活土地 1200 亩,实现土地出让增收近 18 亿元,税费增收 10 亿元以上。
构建园区资源集中共享节地模式。以标准厂房为平台构建园区资源集中共享节地模式,大大节约项目用地规模。用地 102 亩投资 5500 万元,建设集标准厂房、创业孵化楼、办公楼和员工宿舍为一体的湘西广州工业园产业中心。启用区内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入驻各类小微企业 46 家。截至2020年底,湘西高新区已建成标准厂房64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63.4万平方米,实现了中小企业集中布局,提升了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