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5-19 00:00
省厅举办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培训研讨班
这次开办培训班目的是为推进矿产资源“走出去”发展战略,开拓“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帮助湖南地勘单位、矿业企业了解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相关信息、政策及投资环境,减少对外投资风险,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两天时间里,来自国土资源部、外交部、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华菱集团的领导和专家,重点讲解了我国外交总体形势及“走出去”面临的国际环境、境外矿产资源相关信息、矿产资源开发“走出去”的机遇与运作模式、境外矿业投资环境、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项目申报条件及要求、全球“一张图”工程和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案例分析及成功经验。
会上,厉坤副厅长介绍了湖南矿产资源状况以及境外找矿的基本情况。湖南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十大矿业省区之一。全省已发现矿种141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01种,拥有特大型矿床8处,大型矿床105处,中型矿床277处,小型矿床1250处,矿点5000余处。但湖南矿产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非金属矿种多,金属矿种少,特别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铁、煤炭、石油、天然气、钾盐等15种大宗支柱性矿产大多短缺。每年煤的缺口达1300万吨,铁矿石的缺口达2500万吨,石油、天然气全靠外进。作为我省支柱产业的钢铁、有色产业、能源工业已面临巨大的资源压力,一些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因资源枯竭而濒临停产。
在境外矿产资源项目开发上,2008年以前,境外矿业项目规模有限,资金投入不大。但2009年华菱集团收购澳大利亚FMG股权的成功,使湖南的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为止,已经签约的有中冶集团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2004年签约,株冶和黄沙坪共占49%股份),湖南有色控股集团澳大利亚堪帕斯项目(2006年签约,湖南有色控股集团持10%股份),华菱集团与澳大利亚FMG矿业公司股权合作项目(2009年获澳中两国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华菱集团持股比例达17.40%),合计投资额9.12亿美元左右。此外省地勘局分赴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均初见成效。
当前湖南境外找矿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认识不到位、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建立合理的机制、各部门配合不够、投入不足以及信息掌握不全。厉坤副厅长建议省人民政府成立湖南省开发境外矿产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建议制定《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的意见》,争取国家信贷、金融、保险支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培训期间,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还参加了全省境外找矿座谈会,听取了华菱集团、湖南有色、省有色地勘局等单位境外找矿的经验和做法。
全省各市州国土资源局、省厅相关处室、厅直属有关单位、各地质勘查局及地勘单位和大型矿业企业国际合作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 彭小云 稿/ 曹曦 摄 责任编辑 肖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