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8-11 00:00
“肥田沃土一畦畦,社区新景惹人奇;农民权益有保障,生活富足心欢喜……”湖南省新田县76岁老人赵小仙自编的歌谣,表达了对湖南省国土资源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感激之情。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陈三新谦虚地说:“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责无旁贷!”
保护好耕地,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件事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认为,建设新农村的核心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而耕地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对新农村建设重大的支持,也是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首要职责。为此,省国土资源厅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护耕地。
一整套的耕地保护制度在全省颁布实施。省政府出台了《市州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将耕地保护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实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明确规定各市(州)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市长、州长为第一责任人,纳入新农村建设业绩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市(州),按程序依法依纪调查处理直接责任人,并通报全省。
为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省厅近年来严格执行占用耕地的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挂钩制度。按照“确保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以市州为单位,根据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编制补充耕地计划,建立补充耕地项目库。该厅规定,未纳入补充耕地项目库、未按要求备案和指标确认的补充耕地项目,不得予以立项和实施,不得与建设用地项目挂钩,不得进行建设用地项目占用耕地指标的抵扣或划转。补充耕地与建设用地项目挂钩时,当地补充耕地储备指标不够的,市(州)可以在其行政辖区内进行指标调剂;对个别市(州)确因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补充的耕地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数量的,报经省政府同意后,实施跨市(州)易地补充耕地。省厅每年对全省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暂停受理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
几年内,湖南省共实施省以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投资项目455个,建设总规模14.12万公顷,投资总额33.8亿元。截至2007年年底,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该省新增耕地5.4万公顷,基本农田稳定在336万公顷。全省5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逐步实现了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和监督管理信息化。
优化用地布局、统筹城乡发展,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006年7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对全省村镇集体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摸底时发现,某县一乡镇在规划社区建设时将镇中心小学、木器加工厂和养猪场放在同一地块,使学校周围充斥着噪声和臭味。副厅长方先知高度重视这一情况,在厅土地开发利用分析会上强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是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各行业用地的重要依据,是调控用地总量、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手段,也是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做好村庄和集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市、县国土资源局从强化规划计划入手,坚持从严审查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人均用地规模和占用耕地规模,规划的同一期限内项目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长沙、张家界市局在努力保障国家、省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需求的同时,在建设用地指标安排上,尤其是折抵指标使用额度的安排上要向农村倾斜,村庄整治复垦周转指标优先安排中心镇、中心村建设。邵阳、娄底市局积极安排好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事业建设项目用地,支持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两年来,省厅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不符合产业政策等用地272宗,未予通过预审,面积达2548.92公顷;通过预审核减用地57宗,核减面积1387.26公顷。此外,各市州实行“退二进三”等战略,通过对旧城镇工业企业的搬迁转移,使城镇中心的黄金宝地让位于土地利用效益高的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用地。同时,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变现土地资产32亿元用于农村困难户和低收入家庭安置,在减轻财政负担的同时,维护了社会稳定。
向空间要地,社区向立体发展。衡阳市秃鹰岭开发区属滨江山坡地,在开发利用中,借鉴长沙市新河三角洲旧城改造设计新模式,巧妙利用地形高差、有效整合空间资源。与原平面设计方案相比,新方案总建筑面积由100万平方米增加到150多万平方米,开发强度提高了30%,有效节约了土地。株洲市近几年走发展多层标准厂房,规定除大企业项目允许自行建设厂房外,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进入统建的标准厂房,对投资额小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目前,该市已建标准厂房13.2万平方米,出租率在80%以上。常德市近几年仅在老城边社区就开发整理废、隙地3700多亩。
加大帮扶力度,维护农民权益,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必须在用地指标安排、农村建设资金筹备、征地补偿安置上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上拿出真办法硬措施。”副厅长胡进安的话,化作一道道暖民心政策,通过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落实到农村地头,落实到农民心头。
省国土资源厅出台政策,规定足额提留用于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到实处。制定并实施了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其收益主要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007年,省厅又进一步完善了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各地切实加强和改进征地补偿工作,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和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通过预留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用地、将被征地农民安置房建设纳入城镇规划管理、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参与用地项目开发建设等方式,多途径安置好被征地农民,并积极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今年1至3月,因拆迁基本保障问题上访量同比下降80%。长沙市建立了“生活补助、两项保险、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被征地农民长效保障机制,目前惠及被征地农民1.3万人。
几年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在省厅已经投入5000多万元治理经费的基础上,去年和今年继续从省级采矿权出让所得中拿出3000万~4000万元,支持“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工程。把加强地灾防治作为重中之重。陈三新厅长多次带领和组织地质环境处的同志和地质灾害勘查专家到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进行勘查摸底。对地处偏远山区,治理成本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省厅组织市县两级国土资源局协助当地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搬迁避险工作。
罗溪村流传这样一段民谚:“人呼犬吠是通信,背篓脚板做交通;溪沟水坑为水利,火把油灯当照明。”为改善这个村的贫困情况,省厅执法监察总队干部陈亚赞、环境总站干部潘杰琼进驻这里,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修建了水库干渠6公里,并将水渠水沟纳入土地整理项目。那些日子,两人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带领村民们不分昼夜苦干。为让百姓喝上洁净水,陈亚赞爬到海拔1200米高的山上想方设法寻找水源,不小心掉入20多米深的沟壑中。当村民把他救起时,他已经眩晕过去。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所属系统在全省近40个贫困乡村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修筑公路300多公里,水渠400多公里,打井280口,架设电线190公里,修建村部和学校2.6万多平米,帮助800多名失学孩童重返校园,有200多名科局以上领导与山区学龄孩童建立了“1+1”对接扶助关系。
近3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2月26日,长沙县黄龙新村、浏阳市渡头村、望城县真人桥村、韶山市韶山村、新化县毛家垅村等22个村被湖南省政府授予“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评论:乘势发力
农民富则国家强,农村稳则社会安。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全力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说明,国土资源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可为。
无论是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还是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地质灾害防治,都与“三农”密不可分,国土资源部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管好用好农村宅基地,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提高农村地灾防治能力,查处涉农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等,都是国土资源部门的职责。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完善体制和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与国土资源有关的问题,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其实践与创新经验值得借鉴。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这对国土资源部门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希望各地国土资源部门都能像湖南省一样,切实履行职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