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工作动态>自然资源要闻

【学习浙江经验 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征用地事务中心、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时间:2018-09-06 00:00

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

通过短短四天的授课、交流和现场考察,对比20年前的浙江和现在的湖南,不是简单的“落后”两个字能概括的,不具可比性的不叫“差距”,如区位优势、民营经济和阿里巴巴。那么,有可比性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浙江到底有什么值得我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执政理念有偏差。一是在放管服改革方面,重点和难点不是在能不能放(可授权),也不是在敢不敢放(国家鼓励),而是在想不想放。不相信基层党组织、不相信基层政府、不相信基层共产党员成为工作中常态,把工作重点放在监管而非服务,片面强调无法律许可依据,忽略了法律无禁止条文;二是在生态治理方面,浙江的小工业尤其是小化工企业曾经比比皆是,城市乡村也曾污水横流,因采砂采石小水泥生产等导致水土流失和大气污染,但是为了绿水青山、为了生态浙江,全省范围内关闭所有可能污染水源的化工企业、关闭所有河道采砂企业和达不到“绿色矿山”生产要求的砂石矿。而湖南因GDP的需要,却在全面承接发达地区落后产能(如化工、制衣、制鞋等)和无原则地大拆大建;三是在执政为民方面,“最多跑一次”改革、“五水共治”、乡村发展战略有效推进等在浙江已初见成效,而湖南仍处于摸索和学习阶段。

2、执政能力有欠缺。与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的深度交流,深刻感受到执政能力上的差距。一是创新能力上的差距,如耕地保护制度上的改革,把耕地保护的职责更多地压给乡镇、村(组),既简单又有效。个人觉得,单纯提高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或无限制推高市场方式取得占补平衡指标对保护耕地而言起不到关键性作用,效果可能适得其反,造成只要有钱便可占用耕地的错误认知;二是成立行政审批处,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更有助于净化廉政环境;三是杭州市成立大数据管理局,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可谓是正当其时,可以大大节约行政成本,减少重复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协调难度。

3、执政环境有短板。首先,彻底的“放管服”改革、一系列为民便民制度改革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环境治理,无不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政要求,特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全流程把权力置于阳光下,彻底铲除腐败的温床,反观我省,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抓得比较严比较实。但触及行政审批、工程建设招投标等深层次的改革见效神威;其次,部门之间相互制衡与制约长期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办事效率,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也是浙江大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基本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工作实际,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简化个案审批程序。我省目前在建铁路怀邵衡、黔张常、张吉怀、蒙华、渝怀和渝怀怀化枢纽等,需处理个案每年不少于150个。从个案确定到评估评审、协商、会审会签、报批、签订补偿实施协议、资金拨付到实施拆迁程序繁杂,历时少则半年,极大地影响了铁路工程建设,表面上看依法依规依程序,实际上是怕担责任,缺乏创新精神。拟从张吉怀开始,以沿线县(市、区)为单位一次性确认、协商和报批,赋予市县指挥部更多地自主权。

2、合理确定和调整征地拆迁补偿标准。铁路建设点多、线长、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针对每条铁路我省都制定了具体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该标准直接关系到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往总以节约投资为借口,把压力转嫁给地方指挥部,对此地方政府有一定的反映。今后要结合实际定期调整和修改,切实把维护被征地拆迁群众合法权益放在心目中最高位置。

3、扎实有效推进安置工作。铁路建设鼓励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战略实行集中安置和统规统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有差距,但值得进一步加强,在集中安置补助标准方面要大幅度提高,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要扩大范围。

4、建议省厅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政策支持,切实做好土地这篇文章,这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作者系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征用地事务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呙旺国)

                                      

建立科学的质量把控体系的三大意义

通过在浙江大学的学习、实地考察和交流座谈,我深切体会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融入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测绘地理信息质检业务更广,责任更大,任务更重,面临的工作任务更加艰巨。作为全省唯一的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质检机构,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自然资源管理需求为导向,向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转变。

自然资源部门统一行使自然资源管理职责,自然资源管理需要“一张图”来实施有效的空间规划、管控,实现统一调查评价、开发利用监管等,而一张图信息的精准无误,才能有效地实现以上工作的高质量。

目前,所需“一张图”还未完全实现。还存在基准不统一、专题资料形式多样、内容覆盖不全、不同部门同一专题的属性信息不一致、不统一等问题。而随着自然资源规划、调查、确权、测绘地理等相关工作融合,成果内容更加丰富,类型更加多样化,生产流程更加复杂,标准更加细化,对各类成果的质量控制也提出新要求,亟需确立一个科学的质量把控体系。从技术设计、路线与方案、生产流程等过程质量控制、“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质量控制标准等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性的、科学质量把控体系,以实现过程质量管理和检查、最终成果质检机构检查验收、全过程质量监督和最终成果质量复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这一体系的形成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空间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管控各类空间基础数据坐标转换、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库、空间用地分类数据、空间管控分区数据、空间规划底图等。

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等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制定统一的质量管理要求、质量标准和质量检验技术方法管控调查成果、监测成果以及确权登记成果等。

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五大业务”;全面提升行业综合监管能力,为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有力的质检支撑服务;为地图审核管理,规范地图市场提供技术支撑,为网上地图监管提供技术支撑。(作者系湖南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教授级高工向洪普)

 

对标对表说发展

六天看、听、学、思,感悟浙江,这个曾经的面积小省、人口小省、资源小省,已蜕变为今天的数字资源大省、经济大省,正朝着“强”省目标坚实迈进。其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引领、聚焦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创新、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环境已成为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省域“样板”。浙江国土资源工作积极融入全省发展战略,主动作为,成为全国系统典型。对标对表浙江经验,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再解放,改革上再发力,担当上再作为。

 对标对表浙江经验,要在思想上再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进一步深化我国发展阶段、发展方位的认识,加快理念转换、动能转换、结构转换、效率转换和环境转换,增强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自觉,才能变“不可能”为“可能”,变“事事找惯例”为“大胆创新例”,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变“劣势”为“优势”,变“跟跑”为“领跑”,变“算小账”为“算大账”。既是解放思想的评判者,又是解放思想的参与者,更是担当有为的示范者。

对标对表浙江经验,要在改革上再发力。近年来,我省国土资源工作积极服务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整体层面,融入全省发展战略或重大决策,主题不够突出,政策没有组合,没有彰显部门优势和效能。学习浙江,要坚定落实不动产“最多跑一次”改革,领跑全省“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要坚定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推进矿山清理关停整顿、优化地质勘查,环保督察整改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坚定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文化“四位一体”保护,打好规划计划调控、闲置土地清理、空心村整治等政策组合拳,服务产业项目建设年和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要着力提升地理空间大数据支撑保障能力,服务生态文明监测监管,助力数字经济发展。要着力创新机制形式,完善队伍教育培训体系,营造大宣传格局,讲好国土资源故事,弘扬国土资源文化,提升舆论引导效果。

对标对表浙江经验,要在担当上再作为。推动行动上再落实,担当上再作为,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干部“敢为”“勤为”“善为”机制,让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敢于破发展难题、碰“烫手山芋”、攻改革险阻、办民生实事,以“马上办”的行动、“钉钉子”的韧劲、讲奉献的情操,善谋良策,善抓落实,善带队伍,对要解决的问题、困难、挑战,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责任制,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上行下效,同心合力,一个一个地破题解难、交好答卷。(作者系宣传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贺正)

【学习浙江经验 助推湖南高质量发展】征用地事务中心、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授权站、宣传教育培训中心

69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