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2 11:51
编者按:“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是我们党的生命线。”2月22日,湖南首张廉洁文化地图发布,图文并茂呈现“清廉湖南”。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正廉洁作表率,用“廉图”讲好湖南廉洁故事,推进清廉自然建设,彰显湖湘文化正气,“湖南自然资源”特设“品廉图 树廉风”专栏,以期在全社会营造崇廉拒腐清风正气,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廉图”共选取点位150个、涉及人物110位,150个点位主要由99处廉洁教育基地,51处廉洁文化载体两类构成,本期让我们走进传统廉洁文化载体之退省庵,认识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雪帅”彭玉麟。
人物名片:扳倒两百贪官的“彭刚直公”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人称“雪帅”,清代湖南衡阳县人。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他创建湘军水师,是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长江水师巡阅使、兵部尚书,谥号“刚直”。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被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昔年参加湘军时曾许下“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誓言,一生共扳倒贪官污吏两百余人,百姓佳话:“彭公一出,江湖肃然。”
廉吏故事
“生平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彭玉麟在清朝末年的地位极高,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又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官至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不仅如此,其人一生酷爱梅花,后人盛传有两大原因,一为祭奠儿时的青梅竹马红颜知己,曾言其“一生知己是梅花”,一为以梅明志,坚韧不拔、傲雪斗霜。
彭玉麟的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被世人誉为“兵家梅花”,他的墨梅与郑板桥的墨竹齐名,被并称“清代书画二绝”。
文武双全,才华绝代,但彭玉麟为人淡泊名利,“素志雅不欲入官场”,在晚清昏暗的官场之中,他是一方清流。《清史稿》里说他:“刚介绝俗,不通权贵。”
彭玉麟刚直的性格源自家庭的影响,其父彭鸣九曾任“合肥梁园镇巡检”,为官清廉,被当时的安徽巡抚李翰章(李鸿章之兄)称为“皖中循吏之最”。少年丧父,彭玉麟秉承遗志,一生刚正。咸丰四年(1854年),他被曾国藩三顾茅庐请出来组建湘军水师,并在营中规定“不准斗殴、不准赌博、不准抽鸦片”,其军纪在湘军中堪称第一。率军剿灭太平天国后,彭玉麟倾注心血经营长江水师,后来这支水师劲旅成为北洋水师的主要力量,彭玉麟成为近代海军的创始人。
“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彭玉麟初入湘军,便与曾国藩约定,不要保举他做官,一生六次辞官,其中不乏安徽巡抚、漕运总督、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高位,被传为美谈。
1854年,彭玉麟率队攻下田家镇后,朝廷赏赐四千两白银,他却一文不取,委托叔父悉数用于救济家乡穷苦百姓,并嘱咐其为家乡办学,“多造就国之栋梁”。在得知儿子用其中两千串铜钱修葺自家破败的老屋时,勃然大怒,去信严厉指责。到辞官归乡时,他又将养廉金有两万一千五百余两,全部上交国库充当军费,为官三十年的官俸、养廉金、赏赐等加起来近百万两,几乎全部捐出作军费、教育等用途,清廉至此,可谓晚清政治阴云中最后一抹斜阳。
年近七旬的彭玉麟在中法战争时被任命为兵部尚书,率老部下驰援战场,取得镇南关大捷,此事曾多次被翻拍为影视作品。然而,清军明明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却仍旧屈辱求和。彭玉麟悲愤不已,连续四次请辞兵部尚书,满怀孤愤之情回到了衡州老家“退省庵”,两年后,也就是光绪十六年(1890年),病逝。虽未能拨正乱世,但也坚守住了自己“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的初心。
地标简介
退省庵又名彭玉麟故居,同治八年春(1869)彭玉麟回到老家衡州后修建,“退”“省”二字是彭玉麟独具特色的人生观的集中体现。现仅存前栋,整个建筑分为门厅和南、北厢房三个部分。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青砖碧瓦,飞檐翘角,真实地保存了历史原貌。(编辑:胡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