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9 15:21
编者按: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履职能力和专业素养,服务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厅直系统组织开展了青年干部“业务大比拼、全员大学习”活动,2024年第二季度“全员大学习”活动评选出20名“青年学习标兵”。为表扬先进、激励共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湖南自然资源”现将优秀学习心得予以摘录刊发,敬请关注。
在党纪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
厅改革科技处 魏博磊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自然资源部门既是业务机关,也是政治机关,必须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履职尽责各方面、全过程。对于新一代的自然资源青年人来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深入学习领会自然资源领域“李四光精神”、地质“三光荣”精神、测绘精神、载人深潜精神等,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二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严守群众纪律。自然资源工作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自然资源青年人应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在耕地恢复、地灾防治、生态修复等工作中,从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创新工作方法,采取一系列硬招实招,用心用情用力化解领域内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要勇于担当作为,严守工作纪律。应发扬斗争精神,主动担当作为,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改革创新。以支持自然资源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技攻关为例,要消除思想认知的障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的支持力度;要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设立“专职科研人员”制度,将科研时间、科研任务列入相关考核的“硬杠杠”;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通过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开展科研的创新活力和不竭动力。
勇担时代重任 不负青春年华
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 李 洋
在深学细悟中铭“纪”于心,筑牢“思想之基”。坚持高站位学、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带着使命认真学习《条例》的重点内容、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核心要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细照笃行中以“纪”为尺,调整“行为之舵”。唯有以《条例》为镜,变“他律”为“自律”,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能力,坚守道德“高线”、守住纪律“底线”,保持正确的生活态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不为名利、私欲所扰,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在履职尽责中执“纪”束行,绷紧“作风之弦”。自然资源领域廉政风险点多面广,青年干部应始终保持“边界意识”,时时秉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时刻提醒自己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
“青”听党的声音 做自然资源“四有心人”
省第一测绘院 班 超
作为一名自然资源青年,我们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坚守初心、提振信心、锤炼匠心、笃定决心,用奋斗的青春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筑牢信念,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牢记初心和使命,守住拒腐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坚定信仰,提振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心。铭记历史,坚定信仰和目标,对国家有信心,对民族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用信仰之力开辟新的征程。增强本领,锤炼干事创业的匠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出色的业务能力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底气,用奋斗和实干谱写青春的壮丽华章。开拓创新,笃定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的决心。创新思维,笃定决心,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以更加包容审慎的态度、务实有效的举措,为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贡献智慧与力量。
以纪为墨 书写青春爱“廉”篇
省第一测绘院 宋 丹
执“忠诚信仰”之笔,修“亭亭净植,心清自洁”。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品格,主动在支部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政治生活中勤于学,在学习强国、各类公众号等平台中乐于学,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做“知纪正心”的“忠诚人”。挥“正心明道”之笔,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时时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如临深渊的警觉、如坐针毡的警醒,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坚守处世之道,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坚决抵御“香风毒雾”的侵蚀,在花繁柳密处拨得开,做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为自然资源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贡献青春的力量。落“勤勉履职”之笔,立“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勇于走出“舒适圈”,敢于走进“挑战区”,到基层一线“炼金”,做“接地气”的工作,强筋健骨,练就真本领,用心做好每一项工作、用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用力办好每一起问题线索,矢志不渝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律己修身 守心笃行
省第一测绘院 王 沁
一是要以学习之“力”,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持之以恒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培植好精神家园,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面对发展新要求、新形势时,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二是要以责任之“细”,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不仅要立足岗位落细工作职责,还要善于跳出岗位看工作全局,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以小见大,在事上多磨、在工作上增值,才能在岗位上成长成才、建功立业。三是要以工作之“实”,增强服务大局的历史主动。深刻理解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两支撑、两服务”工作定位,敢于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在时空数据要素保障方面再向前一步,主动服务、深入调研,持续深化测绘产品在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督察执法、政务服务、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的供给,更好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支撑。四是要以作风之“严”,涵养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行。尊崇党章、严守规矩,把律己修身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时常对照“六项纪律”反躬自省,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规范网络言行,带头维护公序良俗,把道德品行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不断增强对不良习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守望生命,筑牢防灾减灾的“四重防线”
省第一测绘院 廖义告
精准预警,是科学与责任的结晶。每一次灾害的预警,都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和应急工作者的心血。我们通过高精度的测绘技术,捕捉灾害的每一个微妙变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将抽象的地理信息转化为具体的预警信号,实现对灾害发展趋势的精准预测,为决策者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联动机制,是效率与协作的桥梁。通过整合气象、地质、水利等多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我省构建了一个全面、立体的预警网络,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传递,确保每个关键环节都能及时响应。这种联动,是构建防灾减灾应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我们共同抵御自然灾害的有力武器。临灾预警,是速度与精准的较量。在灾害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在预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更要确保信息能够直达基层,直击防汛责任人。这是对每一个应急工作者的考验,也是我们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的体现。应急预案,是准备与行动的结合。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和高效的执行机制,是将预警信息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在我的2年应急测绘经历中,我参与了5次应急演练,这些演练不仅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也提高了应急响应的效率和联合协作效果,更锻炼了我们的应急救援能力。
守护自然资源 共筑生态文明
省第一测绘院 王 倩
“红船破浪开新局,信仰光芒照心间”——承前启后铸绿梦,信仰引领促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是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深植于心,服务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以坚定的绿色信仰为引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格局,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水青山画中游,岗位实践创新谋”——科技绘绿展宏图,实践绘就新篇章。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推广生态修复技术,让受损的生态系统重焕生机;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人民心声共倾听,福祉生态两相融”——以人为本筑和谐,生态福祉共繁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广泛听取人民心声,了解人民需求。注重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相结合,通过优化项目设计、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措施,确保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享有更多实惠和安全感。“展望未来风帆劲,携手共创辉煌景”——面向未来绘新图,共筑生态文明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借鉴吸收先进经验和做法,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和资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