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017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06-06 09:56

湘自然资提复〔2019〕50号

民盟省委:

《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中的问题和对策》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省不动产登记工作进展情况

(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实施。湖南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起于2014年,2016年一月颁发了第一批证书,2016年9月30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在我省全面落地实施。全省有长沙、衡阳、株洲、湘潭、郴州、邵阳、张家界、怀化、永州等9个市61个县市区实施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整合。全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共计组建不动产登记中心121个,设置登记场所751处、服务窗口2800多个,到位工作人员5600余人。现已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280万本、登记证明360万份。

(二)开展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开展了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力整治整改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突出问题,全面整治限号倒号、群众来回跑路、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违法违规收费等问题,全面清理、坚决砍掉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环节、程序和“奇葩证明”,严厉打击内外勾结、谋取私利、违法违规登记等行为,使不动产登记“推绕拖”“办证难”问题得到全面整改,窗口作风得到根本性转变。

(三)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了解决群众长时间排队、多部门多窗口来回跑路、业务流程复杂等问题,省人民政府部署推进了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一窗受理、一站办结”的要求,将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管理、税费征缴办理窗口整合、流程再造和系统对接,实现“进一扇门、交一套材料、一次性缴费、领一次证”。至2018年底,全省所有市县区均完成综合受理窗口设置,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2018年10月11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衡阳市一窗办结,解决群众办证难的经验做法。

(四)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不动产登记工作的通知》(湘政办发〔2017〕39号),指导和督促地方积极解决有房证无地证、房地主体不一、开发商违法违规等导致的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已有102个市县出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政策文件332个,处理各类问题楼盘675个、各类历史遗留问题16.26万件,有效保障了权利人合法权益。

(五)全面开展违规前置环节清理。取消了交易告知确认、强制落宗配图、强制查核房产档案等环节和手续。坚决清理违法违规收费,全面取缔了借不动产登记“搭车”收取的房屋转让手续费、土地交易服务费、落宗配图费、档案查询费、重复测绘收费等违规项目。分类压缩登记办理期限,全省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内,61个市县将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六)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2019年1月11日我省上线运行全省不动产登记在线申请系统,全面推进“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市本级在7月底前、各县市区在10月底前接入全省不动产登记在线申请系统,各地可在网上申请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目前,全省已有32个市县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23个市县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29个市县在银行、公积金中心开放抵押登记端口,全省已在开发企业、银行、中介机构设置登记办理点或业务终端971个

(七)开展机制制度创新试点。按照部登记局要求,长沙市和衡阳市积极做好登记资料客体信息公开试点和继承登记告知承诺制试点相关准备工作。株洲市构建不动产登记与房屋竣工验收、税费征缴部门联动机制,实施规划、房产、土地“三测合一”,推出 “交房即可交证”创新举措郴州市划拨土地上房改房和经适房交易合同网签、土地审批、出让金缴纳、核税纳税、不动产登记等“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我省湘乡市等17个不动产登记机构列为自然资源部 “全国百佳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创建单位,推动各创建单位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创新便民服务举措。

二、当前的主要问题

我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理顺。尽管专项整治取消了二手房强制网签、交易备案,但相关主管部门仍然不断给地方制造压力。仍有部分市县存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等问题,购房合同备案、抵押合同备案、预告登记反复搞,规划验收、房产测量、不动产测量各自测绘口径不一等问题突出。

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任务艰巨。在房产开发过程中,因违法违规、欠缴出让金或税费、开发商“跑路”,形成大量长期办不了证的“问题楼盘”。这些问题成因复杂、涉及面广,处理周期长,涉事群众往往把问题指向登记发证这个最终环节。

三是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目前,我省仍有87个市县历史登记资料没有全面完成信息化,大部分地方存量登记数据整合未完成。各相关部门间信息化程度不同,系统不能对接,部门信息共享程度不够,信息共享主要靠数据抄送、端口查询等方式解决。一些地方窗口软硬件设施落后,档案馆等配套建设跟不上。

四是部门业务协同尚未到位。部分市县综合受理窗口虽然人员和流程已经集成,但交易、纳税、登记事项仍由各部门用三套系统分别进行。尤其是去年底以来,住建部门全面推行合同网签备案,一些地方据此要求恢复二手房交易备案,甚至另设窗口和流程,对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造成消极影响。

五是队伍建设难度大。各地登记中心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五花八门,既有全额拨款,又有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同一单位内部,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还有政府雇员,其中临聘人员占25%以上。尤其是一线窗口人员工作环境差、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

六是工作经费保障压力大。实施统一登记后,除登记费、工本费两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外,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原来靠收费支撑事业发展的体制改为政府财政保障,一些地方因财政困难,难以足额保障工资福利和工作经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产权保护、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巩固深化专项整治工作成果,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不动产登记规范化、法治化和信息化建设,积极构建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便民利民长效机制。

(一)依法拓展统一登记范围,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登记发证,全面规范林权登记,完成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稳步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推动不动产登记由城市向农村延伸,由房地林为主向所有不动产权利类型覆盖,由不动产向自然资源拓展。

(二)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简政便民。深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推进房屋交易服务事项与不动产登记深度融合。推进测绘工作市场化改革,逐步实施土地、房屋、规划“三测合一”,成果共享。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落实“减证便民”要求,全面清理和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环节、审核程序和“奇葩证明”,优化办事流程,年内将主要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三)全面落实依法行政,推动不动产登记法治化建设。全面梳理不同登记事项办理环节和审核要求,建立健全标准化办理规程和服务规范体系。健全完善有关不动产权籍调查、纠纷调处、监督管理等制度规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推动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同推进的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机制。积极开展不动产登记立法调研论证,为出台《湖南省不动产登记条例》奠定基础。

(四)加快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助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完成历史登记资料移交,年底前完成登记存量数据整合汇交,建立完整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推动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积极推进网上办理,推动服务窗口向乡镇、社区、金融网点延伸,业务终端向房产企业、中介机构和办事群众前移,逐步实现预约环节网络化,申请环节信息化,办理环节同城化,查询环节自助化。

(五)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提高登记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增强为民服务理念。加大经费投入,夯实工作基础,保障人员薪酬福利待遇,提升不动产登记能力。持续纠正“四风”,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廉政风险点排查和窗口作风问题整治整改,努力打造一支“守规矩、有能力、敢担当、会干事”不动产登记队伍。

感谢民盟省委对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2019年6月6日

联系单位: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

人:黄运茂

联系电话:0731-899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