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活动日专题>测绘法宣传日

全国测绘法宣传日 | 串起“星星”的人:毫厘必较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时间:2023-08-29 11:26

(一)

早上5点30分,刘志立和他的队员们就在紧锣密鼓地检验设备,装车。

6点10分,他们已经赶到常德市鼎城区永福村。前一天晚上7点,他们在此打下了间歇,收工。

刘志立的工作叫做水准测量,是湖南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提升项目的一部分。水准测量基本上6人一组,按照水准路线把高差数据一站一站观测过去。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测绘基准部质检员、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 刘志立 为了要提高这个水准(网)整体的精度,一个是距离要缩短,第二个是我们的行进速度很快,就是要减少标尺仪器受温度和汽车路上震动的影响,要快速地完成,基本上说在瞬间瞄准观测。

水准测量被测绘队员们戏称为“走死人”。平均每天仅能测量5公里左右,这个组任务有1000多公里。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测绘基准部质检员、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 刘志立 每天的工作量还是,确实有蛮辛苦,尤其是在三伏天以来,基本上是,说直白一点汗水就像井水一样止不住,你看我们毛巾擦了汗马上又流出来了,擦了又流出来了,基本上是汗水湿透衣背湿透袜子。

(二)

中午13点,李远志头顶着发白的烈日,窝在一个三面环绕的灌丛中,注视着眼前的GNSS观测设备,并在手簿上记录下相关测站信息。

早上8点。他们从另外一个GNSS点赶到这个点。背着数十斤的观测设备,翻山越岭,劈树割枝开路,安装调试设备,到中午已观测了5个小时了。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测绘工程部郴州测区负责人 李远志 今天就接近40度了,但是我们依旧在这个环境上进行观测,不管是流多少汗,不管是天气有多热,又顶着大太阳一直坚持着这么测。

李远志做的工作是湖南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中的GNSS测量,是为了观测到各点的空间位置数据。GNSS测量基本上2人一组,根据A、B、C级不同等级分别观测5天、3天、1天。这种观测被测绘队员戏称为“坐死人”。

晚上18点,他们搭好帐篷,城市的灯光亮起又暗去,山边的太阳西沉又东升。整理记录好数据,拆卸设备,等待他们的是下一个GNSS点。

不断重复的背后,也是测绘人对于数据精度的极致追求。在李远志看来,只要数据精确付出都是值得的。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测绘工程部郴州测区负责人 李远志 仪器首先是要避免人为因素,只要是仪器挪动(碰动)了之后我们这一段时间的,就比如说你观测了12个小时,然后你不小心挪动(碰动)了之后,这一段数据就很可能会作废。第二点就是我们要对仪器观测中间的数据我们要进行查看,看仪器是否断电,是否数据会出现错误。然后第三点也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测绘人的责任,就为了保证精度,保证我们成果的精确(准确)性,保证我们成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然后最后得出一个完美的结果,真的也是对我们付出一个回报了。

(三)

晚上19:00,周卫和组员提着重达15斤的重力测量仪翻越路边的一座山头,去往山上的重力点。早上7点,他们也在这里测量数据。

周卫所做的工作是湖南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项目中的重力测量。根据设计要求,重力测量必须在24小时内从一个已知点观测完成后,再观测若干点必须回到已知点,形成闭环。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测绘基准部质检员、重力测量负责人周卫  因为重力仪构造的原理比较特殊,在运输过程中尽量要减少它的震动,所以说我们一般用手提上山的时候要尽量的平缓,不能靠着胳膊,不能靠着大腿,所以说全凭一个手用力平缓地提到山上面去,这样才能够保证它的精度,保证它的稳定性。

这样的重力点在全省总共是4078个点,6个组在全省范围内展开测量,平均下来每天需要跑7-8个点,大约300公里,每天跑完一箱油,被测绘队员们戏称为“跑死人”。

凌晨1点,洞庭湖桥上的车辆逐渐稀少。湖南省第一测绘院的水准测量组开始夜间水准测量。为了避免车辆经过引发的桥面震动造成的测量误差,每天凌晨的1点—5点是最佳的测量时间。7公里的洞庭湖大桥,一个来回,需要连续观测5个夜晚才能完成。

湖南省第一测绘院项目办主任 张久飞 我们实行夜间测量,一个车辆比较少,减少桥面的震动,减少我们水准测量的误差。因为这个桥面震动以后,对我们水准的观测,对水准的误差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说实行夜间测量,就是为了避免(桥面负载造成的振动带来的)测量误差,提高精度。

刘志立、李远志和周卫及其队员们测量的如“星星”般的测量标志,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如同星座一般为人类提供位置参照。

他们头顶烈日、翻山越岭,披星戴月,毫厘必较……用脚丈量着全省的每一寸角落,让测量的每一个数据更加精确,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精度时空基准的需求。(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宣教事务部)

全国测绘法宣传日 | 串起“星星”的人:毫厘必较

2947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