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大调研大讨论>省厅动态

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头条报道省厅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时间:2023-05-26 16:59

发展特色种植业与耕地用好“传家宝”  走好新征程

——湖南厅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纪略

保护难以平衡,耕地后备资源捉襟见肘;部分新增耕地生产条件不佳,耕地管护不足,田长制落地见效难;绿心地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与打造高品质中央公园定位不匹配,绿心中央公园品质有待提升……这些难题如何破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大兴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的“准星”对准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的“靶心”,边调研边解决,直面难点堵点问题,提出“金点子”,探寻“金钥匙”,努力让高质量调研促高质量发展蔚然成风。

擦亮“四微”调研品牌

2021年10月,按照“国际视野、国内顶尖”要求打造的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面向全球征集总体设计方案,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许多人不知道,一份《做好绿心地区村庄规划推进中央公园建设》的微调研报告为该公园建设提供了助力。

2023年3月,湖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一库一平台”上线启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不动产登记预约、申请、查询等一站式服务,使登记办证速度提升了20%以上。许多人不知道,这是一份《信息“无障碍”不动产登记“零跑腿”》微调研报告引发的“蝴蝶效应”。

早在2021年,湖南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开展了“四微”(微主题、微调研、微建言、微创新)调研活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察民情、访民意、问良策,形成了18期91篇高质量的“四微”调研报告,其中部分成果转化为湖南自然资源部门履行“两统一”核心职责、落实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具体措施,多项转化成果获得上级领导肯定。

“‘四微’调研的最大特色在于形式新颖,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力戒形式主义,形成了成熟稳定的范式。”湖南厅综合规划处处长艾林书介绍,“调研报告一般由三段构成,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矛盾问题、对策建议,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

这种简洁朴素、清晰明了的文风,深受基层干部职工欢迎。“四微”调研优秀调研报告《以“三方”联动解废弃矿山资金难题》作者、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自然资源局的张金望说:“‘四微’调研立意大、切口小,聚焦实际问题、突出解决问题实效,我们就是在‘四微’调研中以解决一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资金问题为切入口,以点带面,形成典型经验,从而解决了全县多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资金难题。”

据统计,在“四微”调研活动中,2021年市县基层投稿125篇,刊发26篇,采用率为20.8%;2022年市县基层投稿119篇,刊发37篇,采用率为31.09%

2022年,“四微”调研品牌越擦越亮。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继续迈开“大脚板”,扑下“身段子”,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耕地保护、要素保障、调查监测、安全生产等方面的20个具体问题,形成了14期67篇“四微”调研报告,提出约120条工作建议,助推了11个文件和制度的出台。

“在主题教育中,湖南厅领导和机关各处(室)在‘四微’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厅主要负责同志的调研选题‘全面落实田长制,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是在‘四微’调研的耕地保护专题基础上延伸拓展而来。”艾林书说。

直面难点堵点问题

今年4月,为深入了解耕地保护工作落实情况,湖南厅调研组赴祁阳市进行实地走访。“省自然资源厅调研组的到来,帮助我们解答了许多耕地保护工作上的疑惑,开拓了工作思路,送来了‘金点子’,让我们心里更有底了。”祁阳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湖南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兴调查研究。3月,湖南厅印发《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顺机制、补短板、抓落实、优服务”大调研大讨论活动的通知》;4月,湖南厅党组下发通知,进一步深化大兴调查研究。

“实景三维建设的若干认识及推进建议”调研选题,由湖南厅国土测绘处牵头负责,时限5月底前完成;“全面落实田长制,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调研选题,由湖南厅耕地保护监督处牵头负责,限时6月底前完成……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湖南厅从10个方面确定调研主题,并制定了调研的时间表、任务书。截至目前,湖南厅领导班子已完成17个调研课题,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单位已提交32份调研报告,并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边研究边解决,打通难点堵点,形成了初步成果。

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湖南厅细化分解重点项目918个,实行“项目即时会商、问题定向研究、指标全额配置、组卷专人跟进”制度,有效保障了呼北高速炉慈段、张南高速桑龙段等重点工程顺利落地。

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面,湖南厅深入开展“耕地保护怎么样、怎么看、怎么干”大调研大讨论活动,扎实推进新增耕地“春苗行动”,推进督察问题整改。今年以来,全省监测新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面积同比减少55%,耕地总量净增加1.04万亩。

在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面,湖南厅积极推动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规划设计落地实施,制定下发第一批183个重点项目清单和四大重点片区近期任务清单,细化今年31个拟启动的项目建设内容、投资额度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湖南厅将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问题导向,深化调查研究,着力破难题、促发展、干实事、解民忧。”湖南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全胜说。

用好调查监测新手段

除了传统调研采用的座谈、访问、问卷等方法,湖南厅还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手段深入推进调查研究。

“自然资源工作专业性强、对精度要求高,在传统调研方法基础上,使用大数据应用、遥感影像监测、量化数据模型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可大大提高调查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湖南厅综合规划处一级主任科员姚新涛说。

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依托卫星遥感技术每年对全省各地水稻(早稻、中稻、晚稻)的实际种植面积进行监测,有助于相关部门准确了解各地水稻种植情况。“调研人员可对比多时间尺度的遥感影像变化,及时发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并追溯问题发生的时间点,进而深挖问题原因、推进问题整改。”湖南省第二测绘院遥感统筹部部长雷帆说。

在碳汇监测方面,利用“空天地”碳汇立体综合监测手段,湖南厅开展了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核心区碳汇监测,摸清了区域内耕地、林地、草地、湿地4类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本底和2022年度碳汇量,探索形成了小尺度、高精度的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调查和碳汇计量技术路线,为全面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碳储量本底调查和碳汇量评估作出了有益尝试。

此外,在调查研究中使用调查监测新技术、新手段,还能防止“扎堆调研”问题的发生,尽量减轻基层负担,有效提升调研效率。

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下一步,湖南厅将持续深化“顺机制、补短板、抓落实、优服务、促发展”大调研大讨论,形成系列报告,开展专题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动问题解决。

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头条报道省厅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2936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