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打赢打好地灾防治攻坚战>奋战在资兴
以“优”解“忧”!省自然资源厅加快推进资兴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选址方案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9-18 10:09

当前,资兴防汛救灾工作已从应急救援全面转向灾后恢复重建阶段。灾后恢复重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大局稳定,规划选址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近期以来,省自然资源厅资兴市灾后重建村民安置规划选址组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厅党组工作要求,在厅空间规划局的统筹指导下,昼夜奋战抢工期,全力以赴保进度,坚持以“优”解“忧”,加快推进资兴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选址方案。

集结技术尖兵昼夜奋战抢工期

8月15日晚上八点,在资兴市自然资源局一楼,村民安置规划选址组内业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握鼠标上下快速滑动……

在距离资兴三百多公里外的长沙,省国土资源规划院12楼办公室,还有一群工作人员,也协同作战着。

分处两地协同作业,这就是资兴市灾后重建规划选址工作底图的“生产车间”。

时间往回倒两周。7月26日至30日,受台风“格美”影响,资兴市遭受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厅党组高度重视,立即派出最优秀技术队伍,支援资兴防汛抗灾救援,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闻令而动,同时间赛跑。由省国土资源规划院、省建筑设计院、郴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组成的村民安置规划选址组,开启“双线作战”,在参与抗灾救援的同时,开展灾后重建规划选址工作。

究竟该选址何处?有哪些适宜地块?点上“三区三线”符合性情况如何?当时,准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选址走访调研的工作人员,亟需一张资兴市灾后重建规划选址工作底图。

8月5日,接到任务后,作为本次灾后重建村民建房安置技术牵头单位,省国土资源规划院立即组织人员,从省第一测绘院、省第三测绘院等多个单位,收集应急测绘遥感影像、地质灾害隐患区、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等15项基础数据。

在厅空间规划局指导下,内业工作人员以村为单位,以应急测绘成果影像为底图,叠加各类管控要素,在地图上逐一标注村民集中安置适宜区。

“红色区域是地质灾害中高风险区,深蓝色区域是本次受灾范围,绿色的是生态保护红线……”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工程师陈亚凯介绍,“由于之前没有模板,规划选址底图只能边试边做,做到后边,前一版本,被推翻重来,几个回合后,最终敲定好模板,再分任务开展流水化作业。”

历经3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8月8日,内业人员制作完成了八面山瑶族乡、州门司镇、兴宁镇、黄草镇、白廊镇、滁口镇等受灾严重的6个乡镇127个村级行政单位的规划选址底图,为多单位协同作战、实地走访调研提供了基础资料。

做实做细安置选址地块分析评价

前期的选址底图,主要是数据套合得来的。初选安置点现场情况如何?适宜地块是否真的适宜?还需要外业调查的佐证。

“初选安置点的外业调查,处于变化中,我们内业也要跟着调整优化。他们白天忙着跑点,我们晚上忙着上图。”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总体规划所副所长周盼说道。

为抢工期、抓进度,选址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改造工作程序:

坚持内外业同步,相互促进。厅空间规划局组织省国土资源规划院20名技术骨干,加大工作力度,开启“五加二”“白加黑”模式,及时将当天外业调查选址成果、拟选址范围等上图入库,同步整理外业调查表格、实地照片等资料。

坚持“一乡一策”,区分缓急。优先对受灾严重的6个乡镇,逐一分析基本情况、村民搬迁意愿、交通条件、生活配套设施情况等因素,开展安置选址地块分析评价。

坚持长短结合,远近统筹。近期重点考虑受灾严重、因山洪地质灾害不宜居区域村民安置需求,为村民提供安全便利的集中建房选址点。远期为资兴全域范围内面临山洪地质灾害潜在威胁的村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截至目前,选址组按照城区-镇区两个层级对全市11个乡镇、2个街道进行实地踏勘,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防洪影响、村民意见、地块大小等因素,选取25个地块,合计面积为1541.18亩,可安置14676户。

坚持安全第一、可选尽选、优中选优等原则,厅空间规划局负责人介绍,对25个地块,进一步考虑地质评价等级、地块建设条件基准地价、征拆成本、是否涉及生态保护红线、是否为存量土地等因素,按优先推荐、较优推荐、一般推荐3个等级进行评定。城区和镇区优先推荐、较优推荐地块19个,估算可安置户数11043户。

把好“五关”科学合理优化选址方案

“这个村,可选的地方不多。”

“现场看这个点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山体比较远,比较适合作为安置点。”

“内业文本填报内容填写要规范、过细。”

8月18日晚上十点,资兴市自然资源局一楼,村民安置规划选址组内业、外业工作人员聚在一起,就安置选址地块进行讨论。

一场讨论,既是探实情,也是听建议、过进度。

灾后恢复重建,需要科学规划、科学选址。选址工作开展伊始,村民安置规划选址组强化顶层设计,相继制定《资兴市灾后重建规划选址技术方案》《资兴市灾后重建规划选址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试行版)》等文件,明确“内业判读-镇村走访-现场初核-地质条件核查-综合判定”五步工作法,统一技术路径、工作流程。

经过如此惨痛的灾难,规划选址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究竟什么样的地块能入选?安置点选址具体要符合哪些要求?厅空间规划局负责人说,需把好“五关”:

——安全第一。规划选址必须避让受灾范围、中高风险斜坡单元、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区、洪涝风险易发区、坡度大于25度区域、综合评价为不宜居区域等。

——底线约束。不占永久基本农田,尽量避让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国家一级公益林、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等限制建设区域。

——符合规划。充分对接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优先考虑区域发展潜力较大片区,从乡镇、村庄规划的建设用地空间选取安置地块。

——存量优先。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系统摸排城区和镇区闲置、储备等存量建设用地,并在安置选址中优先采用,加快安置实施进度。

——方便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优先在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生产生活便利的区域选址。

经过一轮轮调查,一场场讨论,一遍遍分析评价,资兴市受灾群众建房选址方案图集、资兴市灾后重建村民安置规划选址方案等阶段性成果不断出炉,这意味着灾民离走进新家园又近了一步。

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资兴市灾后重建村民安置规划选址组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决扛牢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责任,坚持人民至上、安全为要,继续主动作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科学规划、系统推进,不断调整优化集中安置点选址方案,为服务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胡自轩/文

打印本页     
相关内容:
毛伟明专题研究省直单位对口支援资兴灾后重建工作 2024-09-12
省厅专题研究资兴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24-09-03
沈晓明毛伟明调研督导资兴市灾后重建工作 2024-08-30
【湖南新闻联播】资兴灾后重建规划选址初步完成 2024-08-23
省厅专题研究部署资兴市灾后重建村民安置规划选址工作 2024-08-20
用脚步守护安全——村民安置规划选址组外业工作小记 2024-08-19